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出自唐·杜甫的《前出塞·其六》原文: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原文】
前出塞·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译文】
拉弓就要拉最强硬的弓,射箭就要射长箭。
射人的时候要先射对方的马,抓贼时要先抓贼寇的头领。
杀人应该有所限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界。
如果能防止敌军的侵犯便已经足够,难道开战就是为了杀更多的人吗?
【创作赏析】
杜甫不仅才情高深,而且惜民悯人,更兼爱国勤政。但是,在天宝年间,唐朝开始对军事加大力度。为此,朝廷上下都认为国家富强>就一定要有强大的进攻能力,所以主张扩张军事领地的人在多数。为此,杜甫深感不满,在他看来,战争中最为被动的始终是百姓,只要一开战,势必劳民伤财,所以他一直对朝廷不断扩展的军事路线持反对意见。
只不过,当时的皇帝唐玄宗并不以为意,他不但野心勃勃,而且好大喜功,让人不断发动战争,并同时敛夺不义之财。天宝六载,唐朝大将董延光奉唐玄宗之命,带大队人马攻打当时的边塞之城—吐蕃石堡城。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边塞战争不断,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迫与家人分别,被送上战场。而在对石堡城进行攻打的过程中,十万唐军人马有一半人死于战争,致使边塞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天宝十载,唐军再攻南诏,一场战争便死去六万将士。如此连年累战,各地百姓都苦不堪言。
面对这样的现实,杜甫忧心如焚。可是,以他的官职与能力,并没有办法改变国家的发展之路,也不可能动摇皇上的念头。只不过,他认为自己绝不能因为无法改变现实便坐以待毙,所以奋笔疾书,将边塞、战争、百姓、将士之苦统统纳入诗中。这一年,他因为连年战争而写下了一系统军事题材的诗词,单是边塞诗就写了九首,本诗便是边塞系列中的第六首。
这首诗中充满了杜甫对皇帝穷兵黩武的不满,甚至是不尽的嘲讽,所谓“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便是诗人最为直抒胸臆的质问、呐喊,更是他振聋发聩的慷慨陈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与社会得到改善,反倒是诗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句子更为脍炙人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