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出处意思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5 09:11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出自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出处意思赏析

【译文】

北风席卷着大地将白草都吹断了,塞北地区进入八月就开始下起了雪。

天地之间突然如同吹了一夜春风,就好像一树又一树的梨花突然绽放一般。

雪花透过珠帘将罗幕都打湿了,穿上狐裘不觉得暖和,锦缎做的被子也显得单薄起来。

都护的手被冻得拉不开弓箭,铠甲冰冷生硬,穿起来非常困难。

整片沙漠都结了很厚的冰,纵横交错,万里天空被惨淡的愁云堆满。

主帅的大帐里摆起酒席为归客送行,胡琴、琵琶、羌笛纷纷奏响>为大家助兴。

傍晚时分的辕门前一直下着大雪,红旗也被冻住了,连风都无法把它吹起来。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复命,你走的时候雪花将天山之路盖住了。

山势连环道路曲折,很快就看不到你的身影,在雪地上只能看到>你留下的一行马蹄印。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出处意思赏析

【创作赏析】

岑参生于唐朝,一生两次出征边塞,所作边塞诗词七十多首。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便是他在边塞所作的其中一首,只不过,这次不是他第一次出塞,而是当时第二次带兵屯于塞外。所以,对于>塞外风景以及天气等方面,岑参可谓感受至深。虽然至今人们对武判官这个人是谁还不得而知,但岑参第二次在塞>外的时间比较长,足足有六年之久,出征时是天宝十三载,即公元>754>年。而这首词便写于>754>—>757>年,他当时所任官职便是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所以,这首词应该是岑参送给自己同级别的同僚之作,地点就是轮台,有关这一点后人都无异议。

在这首送别诗中,我们可以读出岑参对西北风光的熟悉,更能从中看出他对边防以及战友的热爱之情。诗句中渗透了岑参身居边塞,终日忍受恶劣天气而毫无怨言的心态,因此,忽然而至的大雪被他赋予了浪漫的色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诗中因为天气奇寒,拉不动弓,飘不起旗的画面,也被他描绘得乐观而积极。虽然此诗为送别之作,却又不失对边塞将士豪迈之情的赞美。全诗韵调流畅,刚柔相宜,实为边塞诗词中不可多得的清丽、慷慨之作。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出处意思赏析

更多岑参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