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作品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赏析】
西自秦陇地径绵延八百里长龙及至东田,一行群山横卧在关中平原的脚下。宋人曾在《长安县志》中赞道:“太行之外,莫如终南。”唐代诗人李白写道:“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终南山在唐代带有强烈的主流文化的印记而极具地位,在其背后孕育着浓厚的宗教与政治意味,这与唐代文人的崇道狂迷、隐逸文化、尚佛之风,密切相关。巍巍终南山,经过无数文人墨客的描摹涂鸦,正多角度地展示着它的姿彩。
文学创作,贵在用个别视角窥视全局风采,漫天撒网似的刻画反而会磨灭事物的特点。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和古代画家们提倡的“意余于象”正是如此。
“太乙近天都,连天接海隅。”一下笔便充满了大气磅礴的夸张与想象,从远处平地眺望,终南山之伟岸似乎直逼天际,宛如支撑起天与地之间的巨人;而横扫山峦远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的终南山绵延不断横亘中华大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错觉让人以为这山峦似乎快要接近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更可谓是写景中的高妙之笔。审视的视角从上句中的远观步步移近,脚步抵达的地方便走出一条路。再回头看,缭绕云雾刹那间便缝合了来时的路,处于这浓雾的世界分不真切,恍若置身仙境浮游于缥缈云端。远方的蒙蒙青霭似乎在召唤着旅人的到来,近在咫尺的景色仿若触手可及,当诗人怀着新奇走进茫茫云海想要一探究竟,然而发现那青霭却又退了一步,可望而不可即。这种奇妙的境界,对于许多有游山经验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可是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细微感受,在王维笔下用短短十个字活灵活现地描摹出来,读之无不惊叹这语言的魅力。
当游者终于走进了终南山麓,立足“中峰”对于终南从北到南的辽阔也有了独特的认识。纵目四望八方之景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尽收眼底的全景中彰显着千岩万壑的丰富姿态。
正当人们沉迷在终南山的自然之景中时,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把人从渺远的想象中拉回到现实,清幽的景色之中忽然有了人气。“欲投人处宿”看起来有些突兀,而承袭上文,细品原因,正是终南山的美景让作者流连难返,忍不住想要暂住于此,待到明日定要再来一番游览,诗人避闹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
初入这陌生的地方,自然要向当地人问起投宿之处,丁丁的砍樵声隔水穿过,自然让诗人有了询问的对象。循声而望,高声放言,樵夫从浓密的树林中露出了身子,用手指着住宿的方向。细细品来,颇有些“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味道。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赞道:“‘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阔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
山静如子,而韵味别致。文人怡情于自然山水,在与山水亲近的过程中捕捉心灵的触动。在王维的精心雕琢下,无论是那白茫茫的青霭云雾还是山中的绿水樵夫,都化作了风景画的一部分。从远处的写意到近景的工笔,再衬上游山时候一丝惊喜和欢愉,墨色铺陈出一条美丽的自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