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处意思赏析-充满诗意的离别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5 08:27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品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处意思赏析-充满诗意的离别

【赏析】

如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的传说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掩映在翠丛绿茵里的黄鹤楼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见证着流逝的岁月在它的身上划出一道道历史的痕迹,那飞檐、那楼宇,那淡青色的瓦和那一个个代代流传的故事。

黄鹤楼,似乎成了文人们登高远眺的常驻之地。黄鹤楼承载着了崔颢笔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渺然愁绪,更目证着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灿烂的春光即景。

想当初,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与孟浩然初识时,正是李白年轻快意的时候,未经世事沧桑磨砺的李白眼中保持着最淳朴的本真。放浪形骸于天地间,纵酒会友把诗歌踏遍,东游归来的李白在湖北安陆度过了最为怡然旷达的日子。也就是在他寓居安陆期间,李白邂逅了长他十二岁的著名诗人孟浩然,知己相遇分外惺惺相惜,两人很快结为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阳春三月,好友孟浩然将要前往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消息传入李白耳畔,李白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友谊甚笃的两人把盏言欢,说不尽绵绵情意。几天后,轻舟载着孟浩然漂漂荡荡即将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应当时之景怅慨然之情,洋洋洒洒挥笔写就了这首名垂千古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本身,是仙人凌云飞空的精神象征,寄寓着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想象。黄鹤楼这个与友人相别的分离之所,承载着两人曾经聚会流连的美好记忆,这些幸福的时光在即将分手的两人看来,是内心最珍藏的回忆。

穿过烟雾,看繁花似锦。放眼望去,看不尽的大片阳春烟景无缝隙地铺满了整个大地。三月是烟花繁盛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友人孟浩然即将奔赴扬州的消息让李白深感振奋,扬州正是自己日思夜念的理想之处,而今远行的友人能够先一步饱览江南的大好风光,这让诗人忍不住浮想联翩,在脑海中勾勒出一派烟花三月的扬州春色。亦正是因为未经现实折翼的想象,才让这一笔“烟花三月”显得越发美好。

而转眼间,现实的离别又将诗人从这美好的想象中拉了回来。载着孟浩然远游的小船已经扬起了风帆,融入大海深处。春日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空,头顶上曲曲折折飘浮的云彩也在随着远去的轻舟移动着,小船全身的曲线都消融在淡玫瑰色似的光海里,直到身中央都浓成一段纯白。在起伏得很有秩序的浪花里,若隐若现的是小船的倒影,白色的风帆突兀地矗立在偌大的江面中显得格外孤零,伴着这滚滚而逝的长江水,帆影在水中渐渐模糊,最终消逝在水天相接的尽头。再凝眸,只留下浩浩荡荡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绚烂的阳春三月美景,在李白笔下恍若精心渲染的水墨画,几笔勾勒的放舟长江、目送远影之景,融化了李、孟二人的绵绵情谊。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对江南美景的羡往,悄然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往之中。澎湃起伏的心潮,恰如滚滚东逝的一江春水,带着向往的别离,在这孤帆碧空之浩然磅礴里充满了无尽的意味。

如果说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展现的是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如果说王维的《渭城曲》中展现的是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那么李白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呈现的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李白的诗意不仅是他豪迈洒脱人格的折射,更与这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与繁华的地区紧密相连。盛世的光芒让诗人充满了昂扬的自信,浓浓春意陶冶着精神情趣,而弄舟江南之行又消解了离别远游的苦意,这一次的送别转而成了两位风流潇洒诗人的愉快之旅。

胸中荡漾着的无穷诗意为这送别时的春景赋予了强烈的抒情意味,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犹如畅想曲一般延伸着人想象的边界,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的离别之情,跳脱了悲情伤感的樊笼,如这兴致蓬勃的春色一般,让生命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