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5 08:22

名句的诞生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完全读懂名句

来到蜀先主庙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英雄之气,经历千百年后仍旧令人兴起肃穆敬畏之情。想当年天下时势造成三国鼎立,蜀先主刘备一心恢复汉朝荣光霸业;虽然获得诸葛亮这位佐国贤相,可惜继位的后主刘禅却昏庸愚昧,不能效法贤能。一想到蜀国灭后,刘禅被拘于魏宫中,竟还带笑欣赏歌伎表演故国歌曲,真是让人感到不胜凄凉。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名句的故事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三国是相当特殊的时代:它开启东汉之后长久的割据分裂局面,直到隋唐才终结这长期的“乱世”;对后人来说,这个雄韬大略之士与枭雄并起的年代,更因为《三国演义》的问世造就广大的吸引力,影响所及,即便正史上以曹魏为最终取得统一者,但一般人却广泛认同刘备和诸葛亮代表的蜀国政权,在历史评价向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定例上,他们成为少数受后世肯定的失败者。

《三国演义》成书于元代,但早在唐代就有许多文人是“蜀为正统”之说的幕后推手:杜甫、王安石、李商隐、刘禹锡等都创作不少缅怀蜀国旧迹的诗作,其中杜甫更多次以诸葛亮为主角,《咏怀古迹》:“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都歌颂他智谋筹策的功绩;或许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知遇之情与共同奋斗,正为落魄不遇的文人提供可资慰藉的形象。

刘禹锡则以刘备为刻画对象,他游历四川成都的蜀先主庙,遥想当年三国尚未底定,刘备与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场面,而后刘备偕同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打天下,又获得诸葛亮良相佐国,三国对峙之局在刘备亡故、后主刘禅继位后,终因君主无能,霸业烟消云散。前后对照,不由生出感慨,然而英雄的气魄与胆识终究在历史上发出灼人的光彩,刘禹锡的“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力透纸背,使千百年后的读者依稀可见英雄慷慨轩昂的傲人神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历久弥新说名句

刘禹锡的《蜀先主庙》有一项特殊的表现特别引起注意,就是在创作上完全引用典故来说明他的创作意图,可以说“无一字无来历”,下笔却自然浑成,如起首二句看似寻常,其实暗指《三国志》“煮酒论英雄”的著名场景;“五铢钱”则暗指刘备以汉世后裔自居,图举复兴汉业;诸葛亮死而后已的贤明与后主刘禅的昏昧形象,都显示这首诗处处引用历史典故的高难度技巧,更获得相当高的评价。

刘禹锡所使用的典故,一方面出自史实,也有传说的部分,而这些后人对三国时代的虚实想象,便形成《三国演义》的集大成之作。《三国演义》将人物的性格塑造得鲜明而具代表性,例如将曹操描绘成富有野心且奸诈心机重的枭雄、关公则是忠义之士、周瑜俊美却气度狭小、张飞则是率直莽撞的壮汉。这些人物刻画甚至影响后世对曹操的看法,如京剧中曹操角色多半敷以白面,表示他城府深、狡诈多疑,足见虚构的文学作品有时竟能以虚代实,改变人们的评价和观感。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劳心戮力于国事,所作《短歌行》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寄托自己愿效周公延揽贤士的用心;历史上也有记载显示,曹操为人不拘小节,听到笑话常乐呵呵地笑到头带垂进菜肴当中,他俭省治国的个性也出了名;诸如此类的记录,比起那个白面小眼的舞台角色,或许更能具现曹操的立体感和人性的一面,也可作为我们在文学欣赏之余客观品评历史人物的参考。

更多刘禹锡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