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5 08:22

名句的诞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完全读懂名句

人事有兴替,过去与现在的时光,构成了古今。而江山尚且留下了一些名胜古迹,让我们有机会再去登临。水退落后,鱼梁都浅现出来了,天气转冷,云梦泽的湖水变得深沉。羊祜碑上的文字依然存在,读罢,真使人泪落沾满了衣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名句的故事

岘山就坐落在襄阳县南,孟浩然即是襄阳人,或许因为地缘关系,孟浩然曾多次登临岘山,每次陪同的也常常不是同一批人,这首诗便是诗人与同游的几位朋友,在其中一次的登临岘山、睹物兴情、心有所感而写下的。

开头的两句为总说,诗人仅以十个字,就写透了宇宙无限、人事沧桑的慨叹,如此高亢的发端,正是盛唐律诗的特点——把自己一次普通的登山,说得仿佛如天地大化,笔端的气势自然浑厚不凡。这种笔法,在好友李白的诗中同样有鲜明的呈现。

在诗末二句,有“羊公碑字”,其中的故事出于《晋书·羊祜传》:西晋大将军羊祜乐游山水,每次想览观风景,一定会到岘山上去。一次,他在岘山上慨然叹息,回头对陪同的邹湛说:“自有宇宙以来,便有此山。历来的贤达胜士,登上此山远眺,像我跟你一样,是十分多了,但都湮膻而无闻,真令人感到悲伤。我百年之后,如魂魄有知,应当再登临此山。”等到羊祜过世后,后人便立碑于岘山之上,看到的人都会觉得难过而哭泣,所以称此碑为堕泪碑。故知诗人举出羊祜的典故,并非只是单纯地应合岘山的历史古迹,而是包含了诗人深长的感慨。尽管人事代谢,往者已矣,但真正的志士贤人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声名。羊祜就是这样的典范,而岘山上的堕泪碑,正是志士声名不朽的明证。身怀壮逸之气的孟浩然,当然向往这样的境界,他重登岘山,就是要去凭吊羊祜留下的胜迹。

对于此诗,《唐律消夏录》里这么评论:“结语妙在前半首说得如此旷达,而究竟不免于堕泪,悲夫!”《唐风定》中亦如此认为:“风神兴象,空灵淡远,一味神化。中晚涉意,去之千里矣。”认为以风神兴象为其中妙处,对于思辨议论则未有言说,可说是对于此诗、此人有极深刻的了解了。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历久弥新说名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两句话道尽了历史的苍茫之感。这样的感叹对于历代的词人骚客来说是很常见的,在遭逢贬谪之际、或是小人进谗之时,会有这样的感慨,自不消说,就连在欢谈宴饮之余,也免不了有人生苦短的喟叹,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里头描写的主题,不正是这样的情况吗?

当代作家余秋雨对于这种感怀便有很深刻的体会。不过他感叹的不只是个人在大宇宙里的存亡,更扩大到整个中国文化的命运——承续、发展与泯灭。他曾说:“我写作的本质,其实都环绕着对于整个中国文明命运的思考,这种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我必须透过一个文化现场来落实这种抽象思考。”看看他十分畅销的著作《文化苦旅》,里头便常常透过一个充满历史的现场,再以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来绾合、抒发他的生命情怀,以及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其中有一篇《柳侯祠》,写的是作者一次客寓柳州,前往凭吊柳侯祠的缅怀与感想。柳侯指的是中唐文学家柳宗元。在文章的前半部,余秋雨以生花妙笔提及了柳宗元的事迹、作品以及命运,更叙说了柳宗元对于柳州的贡献,至今仍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他说:“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最后又绕回到柳侯祠来说。他在排排的石碑中思索,“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他揭穿了历代文人心里的秘密——难免会有愤懑的。而是真的旷达,还是故作旷达,作者一句话便道破。

底下又说到石碑上的文字。“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文字。石碑固执地怆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对于这样的情况,作者接着并没有多说什么。但他这么作结:“明天,或许后天,会有一些游人,一些少年,指指点点,来破读这些碑文。”他充满期待。

更多孟浩然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