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5 07:53

名句的诞生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豁今来变。当时只知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桃源行(节录)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完全读懂名句

起初为了避开战祸而逃到此处远离凡尘,随着定居已久,子孙们享有如同仙境一般的生活,便再也不想回俗世之中。在这片幽静的峡谷中,无人知道外面的人事变化;而外面的世人也远眺此处景观,不了解此中生活。渔人不相信仙境是难得一见的,由于尘心未定,又想起自己的家乡了。他说无论这山洞相隔多少山水,只要跟家人辞别后,他就打算长期到此游乐。自认为上回走过的路一定不会迷失,怎晓得第二趟再来的时候,一切山峰谿壑全都变了样。当时只记得入山很深,然后沿着青溪要转几个弯才会来到云树簇拥的仙境?没想到四处皆是桃花春水,根本分辨不出仙境究竟在哪里。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名句的故事

这是王维在19岁时根据晋代诗人陶渊明所作的散文《桃花源并序》改编而成的古诗。桃花源代表淳朴自然的生活,也是一般人心中向往的世外仙境。

根据陶渊明所言,这片人间净土由一位晋朝的渔夫所发现。在这一方天地间,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居住于此的男女老幼,身上所穿的,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都停留在数百年的秦朝之时。原来,他们的先祖为了避乱至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而他们一直在这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外地再无牵涉。渔夫被当地人招待数天之后,带着他们不可与外人道的告诫回家,还是忍不住透露了这个奇遇。但是,无论后来感兴趣的人再怎么寻找,桃花源就像消失在空气中,再也寻不着了。

当然桃花源及其中居民都非真有其事。陶渊明创造这个桃花源,出自对现实世界不满的动机;晋代并非治世,而是汉代终结后一连串动乱的开始。在非常之世,陶渊明怀抱着离俗隐遁的理想,描绘心目中美好居所的图像,那里没有混乱的政局,没有复杂的人事,而这返璞归真的世界,理所当然地成为无分时代、地域,所有人心中“化外之境”的最佳代表。

王维在这首七言古诗中表现改编中寓新意的技巧,也就是为人称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描摹风格,在平缓的描写中具现人间仙境的清新淡远,也使他被称为早慧诗人。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历久弥新说名句

自从陶渊明创造桃花源后,这个藏身于桃树林间的所在便成为中文世界人间天堂的代表。在西方文化中,“乌托邦”(Utopia)也具有类似的意义。

“乌托邦”是16世纪时由英国人托马斯·摩尔所创造的幻想国度,从英文“Utopia”的字义看来,其实就是“乌有之地”,没有这个地方的意思。在这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岛屿上,人们严格遵守井然有序的社会制度,例如同样年龄阶层的人都穿着相同的衣服;或是不可化妆,因为装饰的美丽是不光彩的象征。摩尔笔下的乌托邦其实脱胎于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所写的《理想国》。在理想国里,一切都依循理性构思的制度分类,包括人们的阶级,以及他们须负担的社会责任,甚至全国人口数目都经过数学推算。柏拉图完美国家的构想经过摩尔《乌托邦》的实现,虽然有反现实的批判精神,却也流露出对理性过度偏爱而忽略人性,可能带来无穷的问题。

20世纪后,西方文化开始反省理性的价值,文学界先后出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这些作品中的世界以科技和高度秩序要求极致的“统一”,呈现人类在其中失去自由的恐怖感,可以说是“反乌托邦”的代表作。西方世界对乌扥邦的梦想到此已经不再,因为任何以秩序为手段追求完美的行为,都可能造成牺牲人性的后果。

比较起来,陶渊明理想世界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的人们单纯且快乐许多。我们未必要效法他们不问世事、专事务农的生活方式,然而背后传递出对“简单就是美”的向往,也许正是桃花源之所以成为桃花源的原因。

更多王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