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诞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完全读懂名句
离我而去的昨日时光,已经不可挽留;扰乱我心思的今日时光,使我十分烦忧。我在这座谢脁楼上为你送别,看着长风万里伴送秋雁,此情此景真可痛快畅饮一番。你在蓬莱道山担任校书,文章有建安体那样志气飞扬又笔力遒劲的风骨,尚且有像谢朓般清新发越的才思。不论是谈诗论文,或下笔挥洒,都怀有奔逸的兴致和豪壮的思想,就好像要飞上青天去览取明月似的雄壮。抽出刀子去砍断流水,怎奈水更流个不停;举起酒杯本想消除愁闷,怎奈愁闷愈益增多而难以消解。人生在世,总是不能称心如意,倒不如明天披散着头发,驾着小舟,归隐江湖去吧。
名句的故事
此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末年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一说为李华)所作。诗中的谢朓楼为南齐宣城太守谢朓所建,又称谢公楼、谢朓北楼,于唐时改建,复更名为“迭嶂楼”。
此诗为李白名作之一,诗文句句脍炙人口,李白固有的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在诗的后半段,诗人首先称赞李云的文章“蓬莱文章建安骨”;以“蓬莱”称文章,典故其实源出于东汉时期,当时学者以蓬莱为海外仙山,上居仙人,藏有大量的幽经秘录,故称政府的藏书机构“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到了唐朝,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既然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便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
至于“中间”一句,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李白以“小谢”自况,一说则认为诗人以小谢赞李云,推崇李云之文风有如谢朓般清丽。姑不论何说为是,可以确定的是,李白对于谢朓是极为推崇的,而李白诗“清丽”的描绘笔法,受到谢朓的影响亦是很深。
再看到“俱怀逸兴”二句。其实全诗要表达的重点,也是多数李诗中一贯的主旨,更是其可贵之处,便是诗人阔大的胸襟抱负及豪放坦率的思想性格的表现。尽管他精神上饱受苦闷的重压,但却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壮思飞”、“上青天”、“览日月”,这是多么雄壮的豪语。至于“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最后“人生在世”两句,亦是李诗一贯豪迈的作风,为全诗画下一个完美的句点。
历久弥新说名句
人生在世既不称意,不如明朝就披散头发,驾上一叶扁舟,飘然离去吧。而扁舟何去?无有方向,无有目标,自由自在,俨然有“隐居”的意味。诗人才华洋溢,诗作意象丰富,但单就“弄扁舟”一事来说,往上追溯,他还不算是首创者。中国自古最早懂得“弄扁舟”这道理的,应当就属春秋时代的范蠡了。
根据《史记》及《吴越春秋》记载,当时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俯首称臣,为阶下囚,穿的是下人的衣裳,做的是下人的杂活,而范蠡总是随侍在越王身边,谨守着君臣的礼分。范蠡更为越王打理一切:上使吴王与伍子胥君臣失和,下使越王诚恳事吴,使吴王对于越王渐失戒心。一次吴王卧病三月不愈,范蠡于是卜卦,以为己巳日当瘳,便献计教越王亲尝吴王粪便,然后告知己巳日即愈。越王照办,到了己巳日,吴王的病果然痊愈了,自此吴王对于越王更是深信不疑;而这一切全掌握在范蠡的手中。
终于,吴王不顾伍子胥的力谏,放越王回国,越王也在此时重整国事:从城墙的建造,到上朝为政、抚慰百姓的择日施行,都征询过范蠡的意见。八年之后,勾践计划伐吴。其间越国对内整顿吏治,对外与吴国表面上交好,实际则想因此败废其政务,劳顿其人民。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几次伐吴大胜后,越国俘虏了夫差,并杀了他,获得最后的成功。
就在越国上下沉浸在胜利的欣喜的同时,范蠡却计划在此时离开越国,还告诫一起辅佐越王的文种,希望他也能离开,否则将有杀身之祸。范蠡这么说:“飞鸟已尽,良弓便收藏不用了;狡兔既死,走狗便会被烹煮来吃。越王这个人长得长脖子鸟嘴巴,只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为什么不离去?”于是便驾着一叶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从此销声匿迹。
同样是“弄扁舟”,范蠡表现的是明察人事、功成不居的慧眼和情操,李白表现的则是有志未能申、怀才不遇的愤懑,但总结来说,其实何尝不都是“未遇明主”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