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诞生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是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赠卫八处士
完全读懂名句
人世的动辄变化,好友不易相见,如同天上此起彼落的参商两星一样。今晚是什么日子,竟能与你在烛光下共叙旧情?人的青春少壮,又能有多长?如今我们的鬓发全已斑白。询问彼此故友的下落,竟多半不在人间,不禁惊呼,且感到一股热流回旋肚肠。怎料我们阔别20年后,还有机会能再次登门拜访。当年分开时,你仍未成婚娶妻,现在都已儿女成群。他们和顺地问候父亲挚友,问我从哪里来,只是话还没说完,你便叫儿女去张罗酒菜。雨夜中,割来新鲜的春韭,烧好的米饭中还掺杂一些黄粱。你说难得见面,一连饮上十杯酒;喝了十杯也不觉醉,心中感念你对我的深厚情意。等到明日一早,我们将被重重山岳阻隔,未来世事又变得渺茫不可知了。
名句的故事
《赠卫八处士》为五言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从洛阳回到华州途中,探访青年时期的好友卫八,“处士”乃指隐居不仕的读书人。全诗主在抒发人生离合聚散的无常,描写时代苦难、人世悲凉,也传达乱世之中与好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温暖的情谊。
杜甫写《赠卫八处士》时,“安史之乱”已延续四年之久,两大京城长安、洛阳虽已收复,但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不安,他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道出当时人们的普遍心声,接着“今夕是何夕?共此灯烛光”,描写见到卫八的惊喜之情,诗中营造一层悲喜交错的氛围。当两人谈及昔日老友多半已死于战乱,卫八虽也贫穷,却还能盛情款待杜甫,更显这段患难友情的可贵。只是才刚欣喜于今日相会,又要马上面临离别的痛苦,诗人只能强忍心中悲酸,继续踏上茫茫未知的路程。
参、商本为天上二星宿,参星居西方,商星亦称辰星,居东方,此出彼没,永远不会同时出现,故诗人以参、商比喻相见的困难。据《左传·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郑国大夫子产说了一段远古神话故事,话说帝喾的两个儿子,年长的叫阏伯,年幼的叫实沉,两人情感不睦,一见面就会互起干戈,于是帝喾命令阏伯到商丘(今河南濮阳)主祭辰星,实沉到大夏(今山西太原)主祭参星,每当辰星出现东方,参星已沉没西方,二星永不会同时出现天空,帝喾的目的是希望兄弟以参、商二星为榜样,各守其土,永不相见,以消弭两人纷争。尔后人们遂以“兄弟参商”批评那些兄弟失和、不知珍惜手足之情的人,也有人以“参商不见”表达与亲友久别重逢的感慨。
历久弥新说名句
魏国曹植其乐府诗《浮萍篇》写道:“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意思是说,昔日蒙受你的恩惠,感情融洽如琴瑟和谐,怎料如今恩爱已被摧毁,两人疏远有如商、参两星,永不相见。这是曹植仿弃妇口吻,描写无端遭到丈夫冷落的女子,丈夫不顾昔日旧情,只想和新欢一起,对她视而不见,话虽如此,诗中妇人最终还是想挽回丈夫的心。
曹植一生不受其兄魏文帝重用,魏文帝又向来对这位富有才略的弟弟存有很深的妒忌,曹植欲借由诗中弃妇被丈夫冷落寄寓兄长漠视手足之情,“参商”两字本就隐含兄弟之意。
明末文人程登吉编《幼学琼林》,是传授各类启蒙知识的读物,其中《朋友宾主》写有:“彼此不合,谓之参商。”意指双方意见不合,或是感情不睦,都可作为“参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