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出处意思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5 07:07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名句出处

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货殖列传

注释

务:致力从事。 趋时:随着时势而转移。 鸷鸟:指性情凶猛的鸟。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出处意思赏析

名句解读

完全读懂名句

战国魏文侯(另一位富国强兵而称霸的例子)时代,李克专心于开发土地的生产力,而白圭善于掌握景气的循环,采取“众人不要时我买进,众人有需求时我卖给他”的策略。(……)把握买进卖出时机,有如猛兽凶禽发动攻击时的快速与决断。所以他自述其作风是:“我施行富国政策,有如伊尹、姜太公定方略,孙子、吴起用兵,商鞅建立法治威信一样。”

历久弥新说名句

我们读历史,多半只见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而未见(其实是历史课本忽略了)支撑这些丰功伟绩的幕后力量——经济。

勾践、魏文侯、秦孝公是例子,汉武帝是更好的范例,清乾隆帝也不例外。事实上,打仗是很花钱的事情,国库富裕、民生充裕时,打仗是开疆拓土,扬威国际;经济拮据时发动战争,那就是穷兵黩武,自取灭亡,隋炀帝可为殷鉴。

名句可以这样用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它的含义不仅仅是消极的“你丢我捡”而已,更包含了调节供需的积极作为,政府能做到这一点的话,老百姓就不会过苦日子了。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出处意思赏析

名句故事

伊尹是商朝开国贤相,辅佐商汤讨伐夏桀得天下,之后辅佐外丙、中壬、太甲,并曾流放太甲自己摄政,等到太甲悔过迁善后,再迎接他复位。伊尹施政总是先订国策、法度,昭告天下后施行。姜太公是辅佐周武王伐纣得天下的国师,凡事先订计才实行。

孙子、吴起是兵家鼻祖,不赘述。

商鞅变法是秦国由偏远诸侯一跃而为强国的转折点,他的方法是先立信(徙木赏金)、再立威(处罚太子党),然后法令得到人民信服。

白圭的“术”是调节供需、买贱卖贵,但是他的“道”,如伊尹、姜太公一般先订定策略,如孙吴一般用兵如神,如商鞅一般建立威信,才是成功的“心法”。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出处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