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今子大夫(……)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其故何也?”东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侍、侍郎乎?”
名句出处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今子大夫(……)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其故何也?”东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常侍、侍郎乎?”
——滑稽列传
注释
共难之:这里指使其难以对答。 万乘:依据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乘。 侍郎:职官名称,秦汉时郎中令的属官,主更值执戟,宿卫殿门。 执戟:职官名称,秦汉时的侍郎官,掌管宿卫殿门。 掌故:职官名称,周时负责防御城池,汉时掌管礼乐制度,唐代则看守仓库、陈设等。
名句解读
完全读懂名句
当时一干博士学者会聚宫廷之下,与东方朔一同议论,群起“吐嘈”他:“苏秦、张仪一旦面对万乘诸侯君主,立即位居卿相。如今先生你(号称博学)(……)做官不到侍郎(次长级),地位不及殿前侍卫,是什么缘故啊!”
东方朔说:“这就不是诸位所能理解的了!时代背景不同,岂可一概而论。(……)如果让张仪、苏秦跟我同生于这个时代,他俩连个‘掌故’(中阶文官)都当不到,哪还敢企求常侍、侍郎呢?”
历久弥新说名句
三国诸葛亮在出山前,自比管仲和乐毅,两人是春秋战国时代,让国家称雄于诸侯的良相名将,是诸葛亮身处乱世,立志效法的对象。
然而,后人评论诸葛亮的功业,有人认为他可比拟伊尹、周公,有人认为他还不及萧何、曹参,那就是不了解“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的道理了——“立志”可以上比古人,“盖棺论定”则不宜以不同时空背景相提并论。
名句可以这样用
注意“彼一时也”应在前,“此一时也”应在后,才是本意。但若以本句作为“事后反悔赖账”的托辞,不如用“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比较恰当。
名句故事
东方朔以博学闻名,汉武帝召募天下人才(贤良文学),东方朔到了长安,上书皇帝用了三千片木牍,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看完(意味着内容颇得帝心,才有此耐心),封他为“郎”官,经常宣召面谈,留他吃饭,东方朔“吃不完兜着走”,衣服都被油污了。
皇帝如此钟爱他,引起其他学者的侧目,于是有机会就损他一番,东方朔并不挟嫌报复,只用言辞“压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