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古诗翻译赏析-岑参-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古诗 时间:2024-09-01 02:27

唐诗三百首第52首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三卷七言古诗。此诗不若一般送征祝捷之诗,着力铺写壮盛军威,而是极力渲染、夸张地描绘西北边地环境的苦寒险恶,以反衬大军的勇往直前。音律和谐,三句一换韵,句句押韵,奇美而俊拔。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品原文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古诗翻译赏析-岑参-唐诗三百首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译文注释

译文一

你不曾看见辽阔的走马川在那雪海边,茫茫无边的黄沙和天相连。

九月轮台整夜里狂风怒吼,一川的碎石个个大得如斗,狂风吹得碎石满地里乱走。

匈奴的牧草繁茂马肥思战,侵入金山的西边燃起烽烟,汉家的大将率军出师西上。

将军的铠甲日夜穿在身上,黑夜行军兵器彼此相碰擦,寒风凛冽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被汗气蒸融,五花连钱身上转眼结成冰,军营中写檄文墨水也冻凝。

敌人闻讯后应是胆战心惊,料他们不敢两军短兵相接,伫立在车师西门等待捷报。

译文二

你不见那走马川,就在大海一般广阔的雪原旁边,平旷的沙原如此苍茫,沙尘染得天空都昏黄一片。九月的轮台狂风怒吼,川中的碎石大得像斗,随着狂风满地乱滚。这季节啊,游牧民族的草场才刚变黄,马儿正肥,于是从金山向西望去,便可见战火燃起,因而大唐的将军就要向西出兵了。将军的黄金甲胄,就连晚上也不肯脱卸,半夜行军,士卒的武器互相碰撞,狂风如同小刀一般,吹在脸上疼得像刀在割。战马的体毛盖上了飞雪,又被汗气一蒸,于是五花也好,连钱也罢,各种花纹转眼便结成了冰凌。在帐中草拟檄文,砚台里的墨汁都冻结了。胡人的骑兵听闻天兵到来,想必会觉胆寒吧,想来他们不敢短兵相接前来迎战。我在这古老车师国遗迹的西门伫立,等待着您凯旋献捷的时候。

注释

封大夫:指封常清,唐朝名将,得高仙芝推荐为将,曾担任安西副大都护、北庭都护等职,协助高仙芝镇定西域,后临危受命,率军平定安禄山的叛乱,因一时战败即遭谗被处死。因封常清曾摄御史大夫职,故题中称为“封大夫”。

走马川:西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别本其下有“行”字,疑因诗题而衍,删去。

轮台:即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唐代属北庭都护府管辖。

匈奴:匈奴又名胡,此时虽已灭亡,但后人常以其族来指代北方、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后面的“汉家”也是指代“唐家”。

金山:即阿尔泰山。

戈相拨:武器互相碰撞,戈是古代长柄兵器,唐代已废弃不用,此处指代武器,非实指。

五花连钱:五花和连钱都是指马身上的花纹。

草檄:草拟檄文,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的文书。

车师:古国名,唐代其国已灭,其地属北庭都护府所辖,此处也是以车师指代西域某地。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古诗翻译赏析-岑参-唐诗三百首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品鉴赏

赏析一

此诗描写出征将士在莽莽沙海、冰天雪地里夜晚进军的情景,以表现将士不畏艰难,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诗先描写了走马川、轮台一带罕见的奇特风光,平沙莽莽入天,石头随风乱走,以突出边地环境的险恶。接着简叙出征的背景,然后写风雪中行军的艰苦,最后预祝战斗必胜。诗中成功地运用了环境烘托和典型细节的刻画方法,突出将士的英雄形象。

全诗换韵频繁,节奏急促有力,音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

岑参在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时,为出兵西征的封常清写下了这首送行诗。本诗的笔触雄奇有力,描写边塞战斗生活的豪迈。

诗人开篇极笔描写了恶劣的环境,并用反衬的手法重点表现了边疆战士不畏困难、斗志昂扬的爱国情操。前三句没有一个“风”字,却恰切地抓住了风“色”:白天,狂风怒吼,飞沙走石,不见天日。接着三句从暗写转到明写,行军从白天进入黑夜。虽看不见风“色”,但能听见风声:狂风肆虐,一个“吼”字形象地突出了风势之大;石头被风吹得满地飞滚,一个“乱”字更是表现了风的狂躁。

下面,诗人通过虚写汉代军队与匈奴交战,来实写唐代军士对严寒的天气毫不畏惧,冒雪作战。草黄马壮之时,敌军开始进攻。“烟尘飞”是对报警的烽烟和敌军铁骑卷起的烟尘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的描写,不仅渲染了战前的形势,也点明了唐军早有准备。通过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描写,诗人描写了唐军的英勇:“夜不脱”写了将军的以身作则;“戈相拨”写大军夜晚疾行时的严整肃穆;“风头如刀面如割”则是描写边疆的寒冷,与前面对风的描写呼应,也是诗人对大军行进的感受。接下来的三句中,诗人对马汗成冰、砚水冻结进行了细致的描摹,极力渲染了寒冷的天气、艰苦的环境和紧张的战前气氛,充分描写出军士们充满豪情的战斗精神。

结尾三句,诗人断定敌人必定望风溃逃,预祝唐军凯旋。

本诗文字流畅,自然天成。

赏析二

岑参是盛唐最著名的边塞诗人,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盛唐重拓边,势力范围最西处超迈葱岭,直抵咸海,再加之文武分途并不明显,故而士大夫中憧憬“上马杀贼,下马草檄”的大有人在。岑参无疑是其中之一,他曾两度随军出塞,远游西域,题中所指为“封大夫”的封常清,也本为高仙芝记室出身。所以唐诗中的边塞风光非常浓郁,前有汉晋,后有宋明,皆难以相比,而岑参亲历其事,亲处其境,他笔下真实而生动的边塞风光,也非他人所可企及。

全诗奉送并预祝封常清得胜归来——有谓此诗所指,为封常清西征播仙,或谓征播仙在五六月间,与冬季,与诗中所言“九月”不合,但诗中字句自不应拘泥胶着,岑参并不按照寻常套路赞颂军伍如何严整,将军如何善战,却反极尽笔墨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西征之苦。开篇“君不见”三字为唐诗中常用发语,并无实意,只是提醒读者关注,然后写走马川畔白雪霭霭,一如大海,黄沙苍茫,似卷入天,这是虚写。再写实景,风卷碎石,满地乱滚,以见风之烈而石之巨大,道路之难行。接下去写秋高马肥正用兵之时也,胡人侵扰边地一般选在此时,因此汉将才出师西征,说明这是一场带有抵御和反击性质的正义战争。

“将军金甲”两句,是说连夜进军,则更见艰苦卓绝,“风头如刀面如割”,再呼应前面所说狂风猛烈。写完风,复写寒,马汗沾雪,瞬间成冰,砚中墨汁亦都凝结,观察入微,抓住细节,则寒意毕现。以上几句皆出自作者的亲身经历,未曾在军伍之中生活过,或者未曾踏足塞外者,仅凭空想象是根本写不出如此细腻的词句来的。岑参高明处,正见于此。

写毕环境的恶劣,夜行的艰辛,诗人笔锋一顿,不言交战,而以“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来直言胜利。即由敌人之望风而逃,更进一步地承上以赞颂将士们历经艰险是如何可贵,在唐军面前,大雪也好、狂风也罢,种种艰难坎坷全都不值一提,则虽不明言,唐军之强盛、无敌便自然跃动于笔端。最后以“伫献捷”收束,完成对封常清旗开得胜的预祝。

这首诗除了对塞外风光的描写足够细腻生动,对唐军的强盛渲染含而不露外,在节奏、音韵上也颇具特色。古诗大多为上下两句起承,此诗全篇都三句一断,前人称之为“峄山碑铭体”。《峄山碑》是秦人所立,其铭文三句一断,如“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如“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但与此诗给读者造成的节奏上的观感是截然不同的。四言偶句觉促,三句一断却觉舒缓,七言偶句则舒缓,三句一断反觉急促参差,所以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评价说造成了一种“兵法所谓‘其节短、其势险’”的艺术效果。

再从声韵而言,此诗句句入韵,一断一转,也同样加强了急促效果,平仄韵之间有意的相互转换,则更增添了参差的效果。用这种形式来描写塞外风光、险恶环境,可谓是相得益彰,更见岑参功力之深。

赏析三

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出兵征播仙(唐代古地名)时,任安西节度使判官的岑参写下这首诗为他们壮行。

这首诗可以分为四部分来赏析,第一部分(从第一句到“随风满地石乱走”),主要写了边塞戈壁的恶劣气候。这次出征军队将要经过“走马川”、“雪海边”,还要穿越荒无人烟的莽莽黄沙大漠,黄沙漫天,天地间一片昏黄混沌,这暗示了沙漠中狂风之大。这些都是戈壁典型环境,白天的环境是这样恶劣了,那么晚上戈壁又是什么样的呢?接着诗人写到夜晚的环境,夜里的狂风怒吼,“吼”体现了风声之大。“大如斗”的碎石,竟然被风吹得到处滚,这个实例,形象地把风大的程度表现了出来。“乱”字也形象地描绘了狂风肆虐形态。而乱石翻滚很可能会伤及到人,所以,环境不仅恶劣,也存在着危险。诗人在这部分分别从风色、风声、风力来着重描写了边塞狂风之大。

接下来第二部分(从“匈奴草黄马正肥”到“风头如刀面如割”),写匈奴趁着草肥马壮的时机,入侵唐朝边境,唐军严阵以待。“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的“烟”是唐朝报警点起的狼烟,“尘”是匈奴铁骑奔腾而来卷起的尘土,“烟”和“尘”同时飞扬,这表明匈奴来势汹汹,唐军早有防备。这一句为战争拉开了序幕,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接着诗人写到了唐朝大将,“汉家大将”出现了,他夜里不脱“金甲”,可见将军心怀战争,身负重任,时刻准备战斗。“半夜军行戈相拨”写了半夜里行军,诗人抓住了“戈相拨”这个细节,让我们联想到大军在漆黑的夜里秩序井然地急速前进,这轻轻的兵器的撞击声,衬托了整个军队的严整和肃穆。“风头如刀面如割”,风如刀,刀刀割在战士们的脸上,这是大漠行军中真实的感受,写得非常贴切生动。这句也呼应了前面描写风的部分。

接着诗人从第三部分(“马毛带雪汗气蒸”到“幕中草檄砚水凝”),转笔又写到了景,这三句着重描写了边塞天气的寒冷,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马身上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成了冰。军幕中起草檄文用的砚水也都冻上了。“旋”表明冰冻之快,突出了天气之寒冷程度。诗人善于对局部细节的刻画,来渲染整个大环境,从诗人形象生动的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严酷的寒冷。写到这里将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风雪勇敢前进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这样一支顽强的的军队又有谁能打败它呢?

第四部分也就是最后三句,诗人预想敌军看到这样强大的唐军定然会闻风丧胆,而唐军定会凯旋而归的。正是因为有前三部分的描写、蓄势,所以才有了第四部分的预想,各部分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承接自然。

这首七古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写战争的宏大场面,没有写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壮烈精神,而是精选了几处典型意象,将唐军的威势化于无形中,成功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战斗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高昂的战斗精神完美地表现了出来,气势雄浑豪壮。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古诗翻译赏析-岑参-唐诗三百首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

籍贯:荆州江陵(湖北江陵)

作品风格:雄奇瑰丽,热情奔放

诗人小传: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字号不详,原籍南阳,迁居江陵,是唐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于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十载(751年)归长安,与杜甫、高适等游,十三载(754年)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任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而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即贬为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嘉州刺史等职,罢官后客死成都舍。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且语奇体峻,意境颇新。后经六年边塞生活,使他的作品境界空前开阔,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边塞诗作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晚年诗歌则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更添奇壮特色,但也逐渐产生了隐逸思想。

更多岑参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