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羽)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名句出处
(子羽)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仲尼弟子列传
注释
宰予:孔子弟子,字子我,春秋鲁国人,也称宰我。 子羽:孔子弟子,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武城人。
名句解读
完全读懂名句
子羽到江南讲学,有三百名弟子追随他,他订下“什么该取、什么该给、何时该辞、何时该就(官位)”的标准,绝不茍且,在诸侯国际间博得名声。孔子听说后表示:“我以言辞判断人,看错了宰予;以外貌判断人,看错了子羽。”
历久弥新说名句
晋朝那位每天搬砖头练身体,连木片、竹头都要节省的都督陶侃,有一次,朋友向他推荐一位青年才俊,陶侃就亲身前往拜访。他见到那位青年才俊住在一间小屋里,满屋书画,棉被长时间不洗,头发又乱又长,陶侃掉头就走。回去对朋友说:“此人‘乱头养望,自谓宏达’,却连自己的居处都管不好,我不相信他有能力处理天下事。”
子羽是天生长得丑,但也是天性正直、一丝不茍,所以长久以后赢得名声。陶侃本人是天性勤俭,所以可以一眼看出那位年轻人是故做名士派,沽名钓誉。
名句可以这样用
世间事其实并不公平,至少在外貌上如此,俊男美女天生就占便宜。可是,西谚也说:“人的面貌,40岁以前父母决定,40岁以后自己决定。”相随心转,宁可让人家后悔“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切莫自己“天生自弃难丽质”。
名句故事
宰予,就是那位白天睡觉被孔子批评“朽木不可雕也”的弟子,口才极佳、辩论犀利。担任齐国的临淄大夫,与田常一同作乱,失败而导致全族诛灭。孔子以他为耻。(注:这一段,《史记》与《左传》记载不同,此处引用《史记》。)
子羽本名澹台灭明,外貌长得很丑,追随孔子求学,孔子一直认为他才能不怎么样。学业告一段落之后,子羽离开孔门,自己修行。他的作风“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也就是走路不抄快捷方式(比诸今日,就是不穿越草皮),除非为了公众事务不去见高官(不走门路,不做关系),是一位正直到了极点乃至有些过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