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黄泉不相见出自:《史记·郑世家》庄公迁其母武姜于城颍,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居岁余,已悔思母。颍谷之考叔有献于公,公赐食。考叔曰:“臣有母,请君食赐臣母。”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考叔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于是遂从之,见母。
名句出处
庄公迁其母武姜于城颍,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居岁余,已悔思母。颍谷之考叔有献于公,公赐食。考叔曰:“臣有母,请君食赐臣母。”庄公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考叔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于是遂从之,见母。
——郑世家
注释
迁:变换地方,此处有放逐、贬谪的意思。 黄泉:古代认为天地玄黄,而泉在地下,故称“黄泉”,指人死后居住的地方。 考叔:人名。春秋时郑国颍谷封人。 穿:挖掘,挖凿。
名句解读
完全读懂名句
郑庄公将他的母亲武姜迁(放逐)到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绝不相见。”(意谓到死不往来)可是过了一年多就开始思念母亲。
颍谷地方的考叔向郑庄公进献,庄公赐食物给他,考叔说:“我家有老母,请求将国君的食物改赐我的母亲。”庄公(闻言感慨)说:“我非常思念母亲,可是又害怕违背誓言(若背誓相见,恐有生命危险),该怎么办?”
考叔出了个点子:“向地下挖隧道,一直见到泉水(掺杂泥土,必呈黄色),不就可以相见了吗?”郑庄公照做了,母子在地穴中相见。(并且携手同出,恢复亲子和睦。)
历久弥新说名句
郑庄公对弟弟的做法,表面上看来是仁至义尽,可是后世评论(如《东莱博议》),却有人认为他是刻意“纵欲养恶”,用心“至险”(极度阴险),并且以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做对比,这类评论认为不应为了个人沽名钓誉,陷国家、人民、军队于战争灾难。
名句可以这样用
“不到黄泉不相见”是一句极端的话,英文类似用语是“over my dead body”——除非我死了,好莱坞电影中常听到。
名句故事
郑庄公为何要放逐母亲?因为母亲偏爱弟弟叔段,一再为弟弟要求更大的封邑,弟弟并得寸进尺,不断扩充地盘。甚至连郑国大夫们都看不过去了,一再要求郑庄公“解决”这个潜在的祸患,庄公则一再要大夫们忍耐,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名句语出此典,记载于《左传》),你们姑且再等一等。”
后来,叔段决定起兵造反,并且有母亲武姜作为都城内应。郑庄公这才发兵平乱,叔段逃亡国外,庄公对母亲的作为很恼怒,因此放逐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