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名句出处
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项羽本纪
注释
大行:做大事的意思。 细谨:拘泥细枝末节。 让:辞让,意谓口头上的礼貌。 刀俎:指刀子和砧板,是切割鱼肉的器具,用来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鱼肉:指鱼和肉都是任人宰割的物品,比喻无力抵抗。
名句解读
完全读懂名句
樊哙(对刘邦)说:“做大事不要太顾虑细节,奉行大礼节不必计较小身段。此时此刻,人家好比菜刀和砧板,我们则犹如鱼肉待宰割,哪里有工夫辞行?”
历久弥新说名句
事实上,刘邦出身平民,甚至可以说是无赖一个,以他的性格,应该不会考虑回头再向项羽辞行,可能是司马迁不好将开国君王写成丧家之犬,于是借樊哙之口将这一幕“落跑”合理化。看看刘邦怎么跑的就知道了:他一个人骑马,诸将步行断后,还真是“不顾细谨”哩!甚至可以说是不讲义气了。
在往后楚汉相争的过程当中,类似这一幕的状况重复出现,包括在一次战败逃跑当中,刘邦还曾将儿子、女儿推下车子,以减轻车上重量,好能够跑得快一点。
名句可以这样用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这二句既好用,讲出口又有学问,用在劝老板、上司“不必顾及面子”时,老板还会感激你。这二句和“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虽都有不计较小处的意思,但后者偏向“肚量大、胸襟阔”,通常用在包容各方面人才之时。
“竖子不足与谋”则是典型的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特别是对上司使用。由于这是一句骂人的话,不可能被人欣然接受,所以除非存心翻脸,否则千万别当面讲。范增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有襄助项梁起义的功劳,对项羽不免倚老卖老,后来终于被项羽炒鱿鱼,而且死得不明不白。
名句故事
刘邦“尿遁”脱离鸿门宴,说:“我们就这样子跑出来,没有向主人辞行,怎么办?”樊哙就对他说了前面那番话,然后刘邦一个人骑马急忙奔回己方军营,只交代张良,将白璧一对致赠项羽,玉斗(饮酒的玉杯)一对致赠范增。樊哙等诸将行动后,则拿着剑盾步行回营(负责断后)。
张良入帐,说:“沛公不胜酒力,无法辞行,已经回营了,特地派我奉上礼物。”
项羽收下白璧,放在座位旁边。范增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一家伙砍碎了玉斗,说:“哎!竖子不足与谋。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肯定是沛公。我们都将成为他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