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遇冯著》古诗翻译赏析-韦应物-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五言古诗 时间:2024-09-01 02:10

唐诗三百首第28首韦应物的《长安遇冯著》,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一卷五言古诗。

长安遇冯著作品原文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长安遇冯著》古诗翻译赏析-韦应物-唐诗三百首

长安遇冯著译文注释

译文一

有客自东方到长安来,衣上还沾着灞陵风雨

询问他是为何事而来,说为上山伐木来买斧。

山上百花正悄悄盛开,燕子翩翩为雏燕哺乳。

去年分别如今又逢春,不知白发又多了几缕?

译文二

你从东方而来,身上还带着灞陵的雨滴。我问你为什么来啊,你说想要入山樵采,所以前来买斧。花儿默默地开放,小燕翩翩地飞翔,从我们去年分别,到如今又是一年春来到啊,你的鬓边又生出了几丝白发呢?

注释

冯著:作者友人,字号不详,因排行十七也被称为冯十七。

灞陵:即灞上,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东面,因为汉文帝葬在这里,故改名为灞陵。

燕新乳:小燕初生。

《长安遇冯著》古诗翻译赏析-韦应物-唐诗三百首

长安遇冯著作品鉴赏

赏析一

此诗是作者在长安与友人冯著相遇感怀而作。冯著是一位有才华的名士,但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开头二句,写冯著是从隐居处来长安,说明离别后,冯著仕途不顺,已倦于行役,归隐深山。接着以问答形式写冯著来长安的目的。笔调略含诙谐,但其实是故作轻松,字里行间深深流露出作者对失意沉沦的冯著的关心和同情。接着,写相见时的春天景色,繁花盛开,燕子欢飞哺育雏燕,一派大好春光。这里用的是反衬写法。充满生机的新春景色和冯著失意沉沦形成鲜明对照,使人不禁发出光阴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一缕淡淡的愁绪油然而生,这是对友人冯著的失意不遇的喟叹,也抒发了作者伤时感世的苦闷情怀。全诗委曲婉转,令人回味不尽。

赏析二

据考证,冯著曾以著作郎身份摄洛阳尉,其后又任缑氏尉,此诗应该正写于这一阶段,所以开篇便说“客从东方来”,因洛阳、缑氏都在长安之西故也。“衣上灞陵雨”一句极精妙,一方面,自洛阳或缑氏入京,必经灞陵,而衣襟带雨,则见其风尘仆仆,宦旅疲累之貌。后言“采山”,即指樵采,以喻隐居。诗人设问:“君何为而西来?”对方回答说:“我是为了上山隐居,故来长安买斧以辟荆棘的呀。”买斧自不必远来长安,这只是戏噱之语,以见冯著已倦于宦途,颇有隐居出世之想。

第五句突然宕开,不写冯著却写春景,花儿默默开放,小燕翩翩而飞,为的是引出下面“昨别今已春”句。诗人说你我上次相遇,还是去年的春季,如今又是一春,景物依旧,而人事已改,你的鬓边,料已多生几丝华发了吧。“鬓丝生几缕”,不言白而其白意自见。这几句乃是诗人对冯著的安慰,表示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人世纷扰,时光荏苒,不隐何为?诗的表面是写冯著,其实曲折地反映了诗人拥有和冯著相同的疲累和期盼,真正想要去隐居的,其实是诗人自己而已。全诗用语浅显生动,而内涵深隽。

赏析三

本诗为诗人在长安与友人冯著相遇感怀而作。诗人用亲和风趣的笔调,对因仕途不得志而沉沦的冯著表达了深切的理解、同情、安慰与勉励。冯著,中唐诗人,仕途不顺。

本诗前两句写的是友人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到长安,身上还带有一种名士兼隐士之风。然后,诗人自问自答,猜想友人来长安的目的、处境及遭遇。“采山因买斧”是句俏皮话,意思是说友人来长安是为了采铜铸钱求财,然而仅“采”到一片“荆棘”,还要买斧子去砍除。此句的寓意是说友人仕途不顺,心中不悦。诗人自问自答,语言风趣幽默,很明显是为了用轻松、快活的情绪冲淡友人心中的不悦。因此,下文就转为安慰和勉励。诗人开导友人要对前途充满信心,然而这层意思却是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美丽的春景精妙地表现出来的。“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两句,是说造化虽然不语但百花正在绽放,燕子也因为刚刚哺过雏燕而飞得那样轻快。很显然,诗人选用这些形象,恰是为了委婉地开导友人不必为暂时的不得志而不平不悦;劝勉他相信大自然对万物都是公平的,前辈关爱后代的感情是天生具备的;希望他坚信自己才华横溢就像春花灿烂,总会被赏识。因此,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用非常理解及同情的态度,体贴微笑着对友人说:咱们去年一别就像是昨天的事,现在已经到春天了,你的头上并没有多少白发,还不算老啊!“今已春”三字恰是承接上面两句而来的,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用反问句鼓励友人:你盛年仍在,依然能有一番作为!

这首诗运用了活泼的古体形式,结构、手法及语言则是诗人从乐府歌行中吸收过来的。诗人在叙事过程中掺杂抒情、写景,用问答形式渲染氛围,借描写景物来寄托寓意,用风趣幽默来开导、勉励友人。整首诗如同涓涓小河,既清爽明快,又曲折委婉,读来好似一览而尽,细品则又回味悠长。

《长安遇冯著》古诗翻译赏析-韦应物-唐诗三百首

长安遇冯著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2)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作品风格:恬淡高远

诗人小传: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号不详,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他十五岁起即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后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宗元)”并称,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他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五律一气流转,五绝、七绝则清雅秀朗,而以五言古诗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乃有“五言长城”之誉。

长安遇冯著扩展阅读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唐·韦应物

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送君灞陵岸,纠郡南海湄。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冯著入广州刺史李勉幕府,是在他任著作郎之前,当时无论冯著还是韦应物,应该都还并未倦于仕宦,渴盼隐居,所以此诗中正平和,一派踌躇满志。观其结句“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便可得见,那时候,两人还都是想要在宦途上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更多韦应物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