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原文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蒲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荔枝图序赏析
在唐代,荔枝是一种生长于南方的珍贵果品,北方难以觅到。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见到荔枝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任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画工绘荔枝图,并亲自为图写序,介绍荔枝的特质,为的是使“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了解荔枝。
作为一篇咏物小品,作者以其对荔枝的习性及其特点的细致观察,运用出色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荔枝特有的风姿。
作者先从大处着笔,用“荔枝生巴峡间”点明荔枝的生长环境,接着便从细微处对荔枝本身的各个部位及其特征加以具体说明。文章以“荔枝”二字领起,点醒题面并统摄全篇,以下虽不再出现“荔枝”二字,但句句不离“荔枝”,可谓主旨集中,惜墨如金。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这段用比喻描绘荔枝的文字:“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蒲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这里,采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十种物体作比,使未见荔枝者借助以往的经验对荔枝产生具体的印象:树形,用车上的帷幕和篷子作比,使人想见其绿荫蔽日的圆圆树冠。树叶,用桂树叶子作比,使人想见其椭圆形、革质、对生、冬夏青翠的特征。花朵,用橘树的花作比,使人想见其圆锥花序、小而无瓣、呈绿白色、芳香袭人、春季开花的特点。果实,用朱砂作比,使人想见其颜色的红艳。果实的颗粒,用葡萄作比,使人想见其相聚而成的嘟噜成串的形状。果实的内核,用枇杷作比,使人想见其球形的饱满硕大。果实的外壳,用红绸作比,使人想见其表面鳞斑状突起的鲜红色泽。果实壳内的薄膜,用紫色生丝作比,使人想见其质地的薄而透明。果瓤肉质,用晶莹洁白的冰雪作比,使人想见其半透明凝脂状。果实的浆液,用甜酒和奶酪作比,使人想见其甘酸可口的美味。“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完全可以借助帷盖、桂、橘、丹、葡萄、枇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十种可以感知的东西,获得对荔枝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每一个比喻自然妥帖,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使人能如见其形,如闻其香。而对色香味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特点,仅用“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加以简要说明,最后点明作画时间、作画者、主持人及作序目的,略作交代即收住。
作者从大到小(树—叶—花—实),由外而内(朵—核—壳—膜—瓤肉—浆液),层次明晰、详略得体地描摹了荔枝的形态。难怪清代王符曾读了之后,写下这样的评语:“特为荔枝立传,想见太守风流。昔东坡有空寓岭表之叹(按:苏轼《食荔枝二首》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语),对此,真令人恨不生巴峡也。”(《古文小品咀华》卷三)
(王少华)
荔枝图序注释
1、巴峡:指巴郡三峡,即巴县以东江面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水程九十里。
2、蒲萄:即葡萄。
3、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4、绡(xiāo):生丝织成的绸子。
5、醴酪:甜酒酸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