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地黄者》赏析-白居易的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5 02:13

采地黄者原文

采地黄者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采地黄者》赏析-白居易的诗

采地黄者赏析

白居易的这一首《采地黄者》,创作于元和八年(813),作者时年四十二岁。元和六年,白居易之母陈氏在长安去世,诗人因丁忧退居下邽金氏村(今属陕西渭南市),此时仍未返朝。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诗的一开始,就为我们道出了一种生命的无力和无常。麦已播下,岂料春天无雨,禾已抽穗,偏逢秋季早霜。非不稼不穑,奈何天意如此!表面上来看,是农人们在侍弄着这些庄稼,但反过来看,这些农人们其实和他们手里的禾苗并没有大的区别,都是天意拨弄下的玩偶。

既然春旱秋霜,接下来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岁晏无口食”,到了年尾,不要说明年的种子,就是连口粮都没有了。无可奈何之下,也就只好去“田中采地黄”了。“采之将何用?”非为市贸也,不过是“持以易糇粮”罢了。“糇粮”,指干粮或粮食。地黄,是一种中草药。《本草纲目》卷十六引《别录》曰:“地黄,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又“弘景曰:‘咸阳,即长安也。生渭城者乃有子实如小麦。’”可知地黄亦算是陕西一带比较有名的特产。

虽是去采地黄,但这样一个春旱秋霜的年头,地黄的产量料也高不到哪去。果不其然,“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从早到晚采了一天,地黄也没有装满一筐。这样的艰辛,一点也不比种田差啊。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朱门”,意指豪富人家。“白面郎”,盖指有钱有势人家的公子哥。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赵彦材注云:“白面郎,盖言其富贵少年者耳。”(参看宋郭知达编《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二)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这以下的几句是记述采地黄者与“白面郎”的对话。地黄本有药用,《神农本草经》等书就记载地黄可以“治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甚至说久服它可以“轻身不老”。而我国古代亦有用地黄饲喂牲畜的传统,《活兽慈舟》在论马的牧养法时就提到“常用地黄叶食之,益寿”,同时还记有许多用地黄治疗牛马肾黄、疥癞等病的药方。用这样的“神药”喂马,也难保马不会膘肥体壮了。鲍明远《咏史》诗:“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照地光”,形容马的神采出众。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马的光彩照人令人遐想无限,思驰神飞,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让我们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现实中的农人依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饥”二字,道出了农人断炊已久。马有残粟而人无余粮,这是怎样的一种不公平!农人甚至不敢去奢求富人们能够移马粮救人馁,而只能指望获得一些马口下的残羹剩饭,这背后隐藏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压迫!这结尾的一笔,不仅造成了章法上的跌宕,同时为我们揭示出了一幕沉重的“人不如马”的现实。在“天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之下,农人们是如此的无助,他们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仅仅是一年的自然灾害就使得农人们如此窘迫,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中唐以后整个社会经济的脆弱。

这首诗除去它的思想内容,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的叙事节奏。这首作品的体裁虽然是诗,但它的叙事却很像散文。句句衔接,叙事细密,节奏舒缓,除了末尾一笔,几乎不作跳荡之姿。这种叙事方法,一方面兼顾到了这类诗的书写传统,另一方面也在读者心中造出一种独特的阅读感受。一句句地从春述说到秋,从晨叙说到暮,几乎均等地处理每一个细节,在这略显缓慢的节奏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农村生活日复一日的平淡和艰苦。我们似乎和这些农人们一起一步步地走过了四季,陪同他们一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与绝望。舒缓的节奏适合表达深沉的主题,这既是诗人的一次娓娓而谈,也是对于社会不公的重重一击。

(刘竞飞)

【相关阅读】

更多白居易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