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三首其二·越国政初荒原文
杂兴三首 (其二)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
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
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余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
澹滟九折池,萦回十余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
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
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杂兴三首其二·越国政初荒赏析
白居易曾作《杂兴三首》咏古事,分别描写了灭了越国的楚国、灭了吴国的越国和吴国,其君主声色犬马,耽于享乐,亲小人,不顾百姓死活的亡国之态。此处所引用的为第二首,讲述了越王引水入宫以供享乐,不顾念民间遭受旱魃之苦一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灭吴国,在吴越之地曾称霸一时。但也正因为处于一时的太平和强盛之中,此后的越国,君主诛杀良臣,荒怠政事,甚至屡次发生弑君之乱象,最后在攻打楚国的战争中反被楚国灭了。再看当时的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元气大伤,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虽有元和中兴,然弊端层出已然难挡,统治阶级荒失于政,剥削百姓,劳苦大众生活艰辛。白氏的许多反映现实、讽喻时政的诗歌正产生于这样一个时期。
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很多,而统治者长期荒于政事往往是最终衰灭的最重要的原因。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并未抓住史书上的那些事件来展现越国灭亡前的这些隐患,而是从一个本是天灾而转为人祸的具体事件来展现,从日常事来观望大背景,见大趋势于细微。而白氏选择这样一件事,绝不仅仅是闲咏古史,而是一首以古事美刺现实。
首联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起因,诗中的故事是发生在越国君王荒怠政事的初期,当时国家持续遭受到了旱灾。第二联具体描述了当时旱灾的严重程度:大风烈日让水田日渐干涸,尘土四起。
于是,当权者发布了一个新的但有些奇怪的告令:“官渠禁流水。”在大旱急需用水的时候,挡住水流,行为有些违反常理,他们是想做什么呢?第四联说明目的: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流水入田,通过阻塞的方式,让流水尽数流入王宫之中。王宫之中并无民生所需的水田,那么,让水都流进王宫,而不让它去浇灌已然干涸了的水田,是要做什么用途呢?
第五、六两联,画面自宫外移向宫内,对宫内池苑的景物进行描写,以此解释了君王为何禁流水。鱼和鸟畅游在清澈的水中,楼阁的倒影在水面浮动。波光粼粼的池水迂回蜿蜒十多里。此四句着重对宫苑中流水的描写,突出了宫池中流水清澈秀丽,风光旖旎,与水涸尘扬的疾苦民间形成鲜明对比。在举国大旱的情况下,这样的风景显得甚是突兀,宫廷内外两相对比,不由得令人思考,天灾之下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水景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壅入王宫的水并非用于生产,而是拿来满足宫内当权者们的身心享受了!
七至九联进一步具体地描述了越王享乐之事。四月的时候荷花开,越王日日赏荷嬉戏。风吹过,夹杂着荷花的清香。这样的光景,可谓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对于越王自然不例外。因此,喜爱这般风景的越王又种下荷花种子,期待着来年美景再现。
作为一国的君主,越王想的是引水入宫,是玩乐,是用水养着美丽的荷景。可是他全然没有想过,城外正处于大旱之中,成片望不到边的水稻苗因为没水灌溉而枯死了。这会导致歉收的百姓又会面临怎样的灾难?看似天灾的事情,因为掌权者的荒政享乐,最终演变成为人祸。
诗作语言较为直白浅显,将故事娓娓叙来,语言看似平淡,却又生动地铺展出了两个色彩、风格全然不同的画面。平常人读来亦能朗朗上口,字句明了,如见其境。
而更值得注意的,则是这首诗的结构。该诗首尾内容相扣。一、二联开篇言大旱带来的天灾,而末联言大旱之下所显现的人祸。其余几联则放下旱灾境况不言,转而描绘宫内美丽的风景和王者很是享受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将民间急需之水尽数纳入宫内的基础上。作者将较大的篇幅放在对宫内风景和对越王享乐的描绘上,旱灾之祸仅有数句。看上去有些“失衡”,但正是这样的“失衡”,才愈发令人注意到执权者只知享乐,在管理国家上的失政无道,而这或许才是白氏创作此诗的重点,他并不着重于反映民生的疾苦,而是想要讽刺时政,告诉世人导致民生多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已然灭亡了的越国是这样的,而江河日下的唐王朝也一样。
(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