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名为《虚实篇》。“虚实”就是指军队的坚强与虚弱。此篇以“虚实”二字命题,就是为了全力揭示“虚实”的意蕴。作战必须掌握敌我双方的“虚实”情况,做到避“实”而击“虚”。谁掌握了主动权就会取得胜利,反之则遭受失败。英明的将帅,都是主动去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如何争夺主动权呢?在作战方式上就要灵活主动,适应情况,变化无穷,使敌“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做到这些就容易取得主动权。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战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胜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科,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已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也,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且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不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译文】
孙子说:两军交战,大凡先期到达战地能占据主动、安逸从容待敌,而后到达战地就会紧张、劳顿。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能使敌人自动来到我军预设战场,是诱敌以利的结果;使敌人不能先到达其预定战场,则是相逼以害。所以,敌人若安逸闲适,我们就烦而扰之,使其疲倦;敌人若粮草充足,我们就设法使其饥困;敌人若安守自固,我们就挑衅骚扰,使其不得安宁而动。
在敌人无法紧急救援的地方出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条件下进攻。行军千里而不致劳累,是因为行进在敌人没有设防的地区;进攻之所以必然取胜,是因为进攻敌人疏于防备的区域;防守之所以能固若金汤,是由于防守在敌人无力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人,能使敌人不知如何防守;善于防守的人,能使敌人不知如何进攻。真精妙啊!精妙到无形可窥的境界;真神奇啊!神奇到不露一丝声息的程度,如此才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
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那是攻击了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那是行动迅速敌人无法追上。因此,我军若想决战,敌人即使有高墙深壕可以据守,也不得不出来应战,因为我军攻击的是敌人必须救援的要害之处;我军若不想交战,哪怕是画地而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我军已设法改变了敌军进攻的方向。
因此,设法使敌人显露形迹而我军则藏而不露,这样我军便可以集中兵力而使敌军兵力分散。如果我军兵力集合于一点,而敌军兵力分散为十处,那我军就是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打敌军,这样,在局部战场上便可形成我众敌寡的绝对优势。既然能造成以众击寡的有利态势,那么敌军也就难有作为了。我军与敌人决战的地点,事先不可使敌人知道,敌人不知道决战的地点,就会多处分兵设防守备;敌人设防的地方多了,兵力就会分散,那么,能够与我军在特定的地点直接交战的敌军就少了。因此说,着重防备前方,后方就薄弱;着重防备后方,前方就薄弱;着重防备左翼,右翼就薄弱;着重防备右翼,左翼就薄弱;无处不防备,那就无处不薄弱。敌军兵力薄弱的原因是兵力分散;我军形成兵力集中的优势在于迫使敌人分散兵力防备我军。
所以,只要预知交战地点和交战日期,即使行军千里也可以与敌人交战;倘若不知道交战地点,也不知交战时间,仓促遇敌,则会致使左翼难救右翼,右翼也难救左翼;前军难救后军,后军难救前军,何况近的相隔数里,远的更是相距数十里,如何能够应付自如?
依我的分析来看,越国的兵力虽然很多,但对争取战争胜利又有何补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军的兵力虽多,却可以使之分散而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因此,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判断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侦察刺探可以了解敌军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诱敌可以了解敌军虚实备虞;通过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
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得极其巧妙时,就能使我军如同隐形一般,不露一点形迹。到这种境地,即使是潜伏再深的间谍也窥探不到我军的底细,再怎么足智多谋的敌军将领也都无计可施。根据情况灵活运用示形而取胜,即使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不知其中的奥妙。人们只知我军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军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来制胜的。取得了胜利,不要重复使用老战术,而应该根据情况灵活使用,示形的方法是无穷无尽的。
所以说,用兵的规律如同水的流动。水不向高而向低流,用兵则是避开敌军的主力或者防守牢固之处,攻击其薄弱环节。水因地势的高低而决定流向,用兵则要根据不同的敌情来采用不同的制胜之策。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或一定之规,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能随着敌情发展变化而采取灵活变化的措施取胜的人,才能说是用兵如神。因此,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永远占据优势;四时轮回更替,没有哪个季节会永远固定不变。白天有长有短,月亮有圆也有缺。
【注释】
①趋战:仓促应战的意思。趋,疾行、奔赴。
②致人而不致于人:致,引来,这里是调动的意思。致人,就是调动敌人;不致于人,就是不被敌人调动。
③出其所不趋: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急救的地方,也就是击其空虚的意思。汉简《孙子兵法》此句作“出于其所必趋”,《太平御览》等此句作“出其所必趋”,均为“攻其必救”之意。
④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行军千里而不疲劳的,是因为行进在敌人没有设防的地区。汉简《孙子兵法》作:“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
⑤进而不可御者:进攻而敌人不能抵御。汉简《孙子兵法》作:“进而不可迎者。”
⑥攻其所必救:攻击敌人必须要救援的要害之处,以便调动敌人。
⑦画地而守:指不设防就可以守住,比喻非常容易。
⑧乖其所之:即改变敌人的去向,把它引向别的地方去。乖,违背、背离,这里是改变的意思;之,这里作“往”字讲。
⑨形人而我无形:第一个“形”是动词,第二个“形”是名词。形人,就是设法把敌人的内部情况显现到外形上来,也就是用各种侦察手段察明敌情,或使敌人暴露;我无形,就是隐蔽自己的行动和意图,使敌人看不出我军形迹。
⑩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汉简《孙子兵法》作:“我榑而为壹,敌分而为十。”
越人:即越国人。越,春秋时国名,亦称于越,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
奚(xī):疑问词,何的意思。
胜可为:指胜利是可以争取到的。孙子在《形篇》中说:“胜可知而不可为”,是说胜利可以预知,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行。此处又说“胜可为”,是说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将帅巧妙的指挥取得胜利。不难看出,这两句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可使无斗:可以使敌人兵力分散而无法用全力与我交战。
策:策度、筹算,这里是根据情况分析判断的意思。
得失之计:这里指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角、角量、较量,这里指进行试探性的进攻。此句是说,经过试探性进攻,就可了解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情况。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深间,指深藏于我方内部的间谍。因我虚实不露,变化无穷,所以深间也无法窥测;深间,也有人解释为高明的间谍。
智者:这里指狡猾的敌人。
形:形态,这里指作战的方式、方法。
战胜不复:指作战方法灵活多变,每次取胜的方法都不重复。
兵形:用兵的规律。形,方式、方法,这里是指有规律的意思。
避实而击虚:指避开敌人实力雄厚之处,攻击其空虚薄弱的地方。
【按语】
本篇主要论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善于迷惑、调动、分散敌人。“避实而就虚”,“因敌而制胜”的作战指导思想。
本篇之所以称之为“虚实篇”,便是强调虚实在战争中的作用。
“形人而我无形”,是本篇的第一个要点。
在战争中要想把握机会,制敌取胜,必须弄清敌人虚实,知道敌人兵力有多少,装备怎样,火力如何,战斗力强弱,另外,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有什么特点,后勤保障的能力如何等等,都是在战前尽力要掌握的基本情况,对敌人的情况了解的越细,越多,越具体,那么打起仗来就排兵布阵上就会有的放矢,在此同时,还要注意把自己的虚实隐藏起来,让敌人对我军的情况一无所知,这样便会陷敌人于盲瞎马的境地,前文论及的毛泽东建立根据地的思想,同一这篇中阐述的战法也大有关联,在我解放区作战,由于人民大从站在我们一边,我之行动可以得到高度的隐蔽和保密,可以隐于无形,而来犯敌人的行踪却处处落入我们的观察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尚未交手,便可以说胜负已定了。
“避实而击虚”,是本篇的第二个要点。
了解了敌人的虚实,还要有正确的战法,以硬碰硬,以刚克则的战法,不是高明的战法,与敌人的死打硬拼,有时也许能打胜,但给军队带来的伤亡,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就巨大了。
高明的战法就是“避实击虚”,避开敌人的优势火力,优势兵力,在他最薄弱的地方下手,这样即可以有绝对胜利的把握,而且可以用胜利的士气来激励部队,用缴获的战利品来慰劳部队,用我军的胜利来不断打击敌人,这才是真正的胜敌之道。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使敌人“由实变虚”,则是本篇最为精彩的华章,也是需要论及的第三个要点。
前面的两个要点,一般的军事家都会懂得,也都知道怎样去做,唯有这一要点,是最困难的,要让敌人听自己的指挥,把敌人拖瘦,拖垮,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指挥艺术的高超,就显示在这些地方。
解放战争的时期,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上统兵鏖战,便是显示这一思想的杰作。
1946年底,蒋介石的爱将胡宗南率领30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扑向延安,企图一举把我中央根据吃掉。面对数倍于已的敌军,彭总主动放弃延安,与敌人展开了捉迷藏。
胡宗南在屡次寻找中共主力决战落空的情况下,心急气躁,错以为共军怯战,于是多路进攻,将兵力逐渐分散,彭总着准时机,分另在蟠龙,羊马河等地域三战三捷,消灭了胡宗南的三个主力师旅,从而改变了西北战场上的被动态势。牢牢地掌握住了战争中的主导权。
最后,孙子还强调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就告诉我们,在战争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战法,也没一成不变的用兵方略,只有根据敌情的变化,依据战争中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一正确地确定作战方略的指挥员,才是百战百胜的“战争之神”。
题解
本篇名为《虚实篇》。“虚”,空虚;“实”,充实。“虚实”就是指军队的坚强与虚弱。此篇以“虚实”二字命题,就是为了全力揭示“虚实”的意蕴。曹操日:“能虚实彼己也。”杜牧日:“夫兵者,避实击虚,先须识彼我卒虚实也。”张预日:“《形篇》言攻守,《势篇》说奇正。善用兵者,先知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盖奇正自攻守而用,虚实由奇正而见。故次《势》。”张预深刻分析了《形篇》、《势篇》、《虚实篇》的内涵,阐述了孙子编排的思路。唐太宗也称颂道:“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矣。”
作战必须掌握敌我双方的“虚实”情况,做到避“实”而击“虚”。主动权就是军队的命脉。谁掌握了主动权就会取得胜利,反之则遭受失败。孙子在本篇中提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所谓“致人”,就是调动敌人;所谓“致于人”,就是被敌人调动。英明的将帅,都是主动去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如何争夺主动权呢?孙子提出在“我专敌分”的理论,认为要掌握战净的主动权,集中自己的兵力,分散敌人的力量,用“形人而我无形”的方法迷惑敌人,扰乱敌人,造成敌人的弱点,使敌“无所不备,无所不寡”,我测“以众击寡”,取得战争中的优势。在作战指挥上,他则提出“形兵之极”,兵力和战术灵活多变的主张。他认为,调动敌人,迫使敌人就范,造成“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的主动局面,就是灵活使用兵力。而在作战方式上就要灵活主动,适应情况,变化无穷,使敌“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做到这些就容易取得主动权。曹操也认为“形露必败”,“兵无常势,盈缩随敌”,他的认识进一步肯定和阐发了孙子的军事思想。
实例
钟表王国的反击
“避实击虚”和“避重就轻”含义相近,指的都是为了保存实力,避开与敌人正面交锋,而另辟蹊径,以求败部复活的意思。在本身的实力不如对手时,最佳的应对策略就是避实击虚。在现在商业活动中,虽然有时候不能像战场上那样避开“敌人”,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采用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的战术,做到“敌”无我有,“敌”有我优。
瑞士的钟表制造业历史悠久,产品质地精良,种类繁多,在国际市场上长期称霸,是举世公认的“钟表王国”。瑞士生产的钟表原来全是机械表,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日本率先把电子技术应用于钟表,生产出石英电子手表。这种电子表较机械表准确,而且价廉物美。电子手表一出现在市场上,便立刻受到顾客的青睐,几乎是一夜之间,瑞士手表便失去钟表业的霸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石英电子表。瑞士的钟表公司纷纷破产倒闭,这在钟表业引起了一片哗然。
但瑞士毕竟是钟表大国,钟表制造业的人才济济。当时世界上的手表都在减少厚度,日本电子表的厚度仅有2.5毫米,瑞士人用灵巧的双手又把手表的厚度降到不足1毫米,使世界同业望尘莫及。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瑞士又夺回了钟表业的王冠,而且为了保住这顶王冠,瑞士的制表商竭力提升瑞士表的威望,发挥瑞士工匠特有的精湛技艺,不断使机械手表锦上添花。1986年,他们利用阿尔卑斯山花岗岩的优美色彩和纹理,研制出举世无双、绚丽斑斓的岩石手表,既含有石器时代的古朴,又显示当代的浪漫,因而受到人们喜爱,并且把钟表制造技术提高到别人难以超越的高度。
两强相斗谁能避开对手的强点而攻击其弱点,谁就取得了主动权。因此,历代兵家都十分注重避实就虚的策略,并且竭力掩饰自己的弱点,发扬自己的长处。精明的经营者也要明察虚实,决策进退,要避市场饱和之实,探市场潜在之虚;避竞争对手占领之实,击对手未涉及之虚,探索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