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论述了在“形”的基础之上,如何合理调配正确使用各种战争力量,在战争中从各方面造成强大的优势,以取得胜利。孙子主张进攻要像奔流的洪水,拉满的弓,离弦的箭一样势不可挡。要能具有爆发性和突然性,孙子还认为战场上有利和不利的态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并主张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以创造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态势,夺取战争的胜利。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段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势也;鸷鸟之疾,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纩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到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动敌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孙子说:管理千军万马就如管理小部队一样应付自如,是因为军队组织、结构和编制合理严密;指挥大部队作战如同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到位,是由于号令指挥明确、高效;全军与敌对抗而不致失败,关键在于“奇正”战术运用正确、巧妙;指挥进攻,能如同以石击卵般容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关键在于擅长避实就虚。
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运行一样变化无穷无尽,像江海一样奔腾不息,永不枯竭。周而复始,就像日月运行;去了又来,就像四季更替。音阶不过宫、商、角、徵、羽,但五个音阶融合演奏的音乐却是无穷不尽的;颜色不过青、赤、黄、白、黑,但五种颜色调和绘成的画图之美是观赏不完的;味道虽然只有辛、酸、咸、甜、苦,但五味调配的滋味却是品尝不尽的;作战的战术方法不过“奇”和“正”两种,但奇正的变化运用,却是无穷无尽的。奇正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就如同圆环那样无始无终,谁又能使它尽呢?
湍急的水流疾速奔泻,以至于能将石头冲走,这是由于水势强大;猛禽搏击雀鸟,一举可置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空位置,节奏迅猛。因此,善于作战的将帅,他所造成的态势总是险峻而咄咄逼人,发起攻击的节奏总是短促快捷。险峻的态势如同张满的强弩,短促的节奏如同触发的弩机。
旌旗纷纷,人马纭纭,双方混战,战场上事态万端,但自己的指挥、组织、阵脚不能乱;兵如潮涌,混沌迷离,军队阵形严整就会不可战胜。双方交战,一方之乱,是因为对方治军更严整:一方怯懦,是因为对方更勇敢;一方弱小,是因为对方更强大。军队治理严整或混乱,是由军队组织的编制所决定的;士兵勇敢或怯懦,是由各自所处的态势所决定的;军力强大或弱小,是各自军队日常训练所造就的内在实力的体现。因而,善于调动敌人的高明的指挥员,就善于故意向对方展示假的军情,让敌人根据这个假象作出相应的错误举动;给敌人一点实际利益作为诱饵,敌军必然趋利而来,从而听我调动。一方面用这些办法调动敌军,一方面要严阵以待,伺机进攻。
因此,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自己造就“势”去追求胜利,而不苛求部下以苦战取胜。因此他能够很好地择才用人,巧妙地利用或创造必胜的态势。善于利用态势的人,他们指挥军队作战就像转动木头、石头一样。木头、石头的特性是:放在安稳平坦的地势上就静止不动,放在险峻陡峭的斜坡上就会滚动;方形容易静止,圆形容易滚动。因此,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滚下来那样,能无坚不摧。这就是所谓的“势”。
【注释】
①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治众,治理人数众多的军队。治,治理;分数,指军队的组织编制。
②斗众: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作战。
③形名:指古时军队使用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工具、联络信号等,这里引申为指挥。形,目可见者为形;名,耳可闻者为名。
④奇正:指古代军队作战的变法和常法,其含义甚广。在军队部署上,担任警备的部队为正,集中机动的兵力为奇;担任钳制的部队为正,担任突击的部队为奇;担任正面进攻的部队为正,担任侧面包围、迂回的部队为奇。在战法上,明攻为正,暗袭为奇;按一般原则作战为正,采用特殊战法为奇。
⑤以碫投卵:比喻实力强的部队进攻实力弱的部队,就像用坚硬的石头投击鸡蛋一样,一击即碎。碫(duàn),磨刀石,这里泛指石块;卵,鸡蛋。
⑥虚实:指强弱、劳逸、众寡、真伪等,这里是以实击虚的意思。
⑦以正合,以奇胜:合,会合、交战。此句意为,以正兵交战,以奇兵制胜。
⑧五声:中国古代用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区分声音的高低,加上变徵、变宫,与现在简谱中所用的七音阶大体相同。
⑨五色:我国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为正色,其他为间色(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正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⑩五味:指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
战势:这里指战略形势和战术态势。
奇正相生:这里含有奇和正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意思。
循环之无端:循,顺着的意思。顺着圆环旋转,没有尽头,比喻事物的变化无穷。
激水之疾:激,阻截水流,以增强水势;疾,急速。湍急的流水以飞快的速度奔泻。
势如弩,节如发机:(kuò),把弓拉满的意思;弩(nǔ),用机括发箭的弓。弩,指拉满的弓弩;节,节奏;发机,触发弩机。势就像张满的弓弩冲击,节就像击发弩机。
形圆:一说,指阵势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另一说,指变为圆阵即环形防御的意思。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一说,在一定条件下,严整可以转化为混乱,勇敢可以转化为怯懦,坚强可以转化为虚弱;另一说,军队要装作“乱”,本身必须“治”;要装作“怯”,本身必须“勇”;要装作“弱”,本身必须“强”。
动敌:调动敌人。
形之,敌必从之:形,示形,即以假象欺骗敌人。此句意为:以假象迷惑敌人,敌人必定上当。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以小利引诱调动敌人,以伏兵待机破敌。
能择人而任势:择,选择;任,任用、利用。这句是说,挑选适当的人才,充分利用形势。
战人:指挥士卒作战,与《形篇》中之“战民”意义相同。
【按语】
本篇主要论述“奇”和“正”的关系,“择人而任势”的重要,强调只用灵活而多变的战法,才能够出奇制胜。
所谓“正”可以理解为正面,正当,正常等等,孙武强调说明,作战当然要有正面的交锋,要有对事物正常的合乎逻辑的思维,但是仅仅做到这一步是非常不够的,必须要“以正合”,“以奇胜”,没有奇,是很难制胜的。
本世纪的60年代,由于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分裂,造成了一次世界政局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由于苏联当时人领导者强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引起了另一个帝国——美国的恐惧。如果正面同苏联对抗,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正常化途径,而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同苏联一触即发的战事之中,而对苏联已经发出的“准备对中国实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的疯狂叫嚣,中国也希望同美国改善关系,以扼缺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
正是在这种双方共同的意愿上,中美这两个有着20多年的夙怨的一对仇家,终于在《上海联合公报》的旗帜下走到一起,这出奇制胜的一招,立刻使苏联陷入一种十分尴尬和窘迫的境地,他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理解,中美两个相互仇视了几十年、曾经多次在战场上刀兵相见,有着深仇大恨的两个国家,怎么会在一夜之间便前嫌尽释,言归于好呢?
正是因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使得原本失衡的世界又重新趋于稳定,使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又降到了最低点,人类终于保住了自己的家园,维护了这块哺育着人类走过了许多个世纪的地球摇篮。
这一历史的功勋,分别记在了毛泽东和尼克松的帐上。一直到晚年,尼克松还在为自己这一出奇胜的招法感到无比的骄傲。
战争需要出奇制胜,平时我们在人世间,商海沉浮,官场子争斗,人际交往,事业奋斗……也都需要“以正合,以奇胜”,在下文的具体事例中,笔者还将从商战这个课题中论述出奇胜的诀窍。
关于“势”孙子在本篇中专门做了精辟的论述,水之所以能够冲走石头,完全是因为势的原因,中国的许多老话都说明了势的重要。比如,势不可当。因势利导,势在必行,势所必然等等。
势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如战争中士气、斗志、勇敢、无畏等形成的气势,有兵力、火力、速度等形成的天势等,这种势是压倒敌人的反抗,摧毁敌人斗志的必要条件。
关于“节”的见解,更是孙子兵法中的高妙之处,空中的雄鹰发现了地面的猎物,于是以疾速的飞扑跌下来,然而猎物没有抓到,自己却骨断翼折,什么原因呢?不懂的“节”,不会利用“节”,不会巧妙地创造和掌握“节”。
所谓“节”其实就是一种节奏,一种节制,一种收发由心快慢的宜、轻重适当的举措。战争中,光靠猛打猛冲,一味死拼有时是不能奏效的;相反,有时候以退为进,四两拨千斤,却往往却能收到奇效。
“节”是一种艺术,一种合乎自然法则的行为,这在乒乓球的比赛中最为明显,有时候大力扣杀,不能致对方于死地,但有时只需小巧地放一个短球,却大功告成了。
“节”是一种老辣的人生体验,初生牛犊不怕虎,赞誉了年轻人的勇和直、刚和劲。然而,年轻人却几乎不懂得节的作用。只有当他们在人生实践中酸苦尝尽,历尽劫难之后,他们才会懂得什么叫“节”。
题解
本篇主要论述了在“形”的基础之上,如何合理调配正确使用各种战争力量,在战争中从各方面造成强大的优势,以取得胜利。曹操日:“用兵任势也。”张预日:“兵势已成,然后任势以取胜,故次《形》。”钱基博日:“势与形不同。形者,量敌而审己,筹之于未战之先。势者,因利而制权,决于临战之先。”孙子认为,要想在战争中夺得主动权,造成强大的优势,就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在此,孙子提出了四个范畴一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分数、形名都属于“形,奇正、虚实都属于“势”。“奇正”就是指阵法中的奇兵与正兵,也就是在组织指挥、兵力部署、战术运用和战术行动等方面,能真假虚实并用,前后正反兼施,而且应用自如,像日月和四季那样循环往复。
孙子主张进攻要像奔流的洪水,拉满的弓,离弦的箭一样势不可挡。要能具有爆发性和突然性,孙子还认为战场上有利和不利的态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的观点,并主张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以创造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态势,夺取战争的胜利。
实例
马伦哥之战
马伦哥战役是拿破仑执政后指挥的第一个重要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于巩固法国脆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加强拿破仑的统治地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伦哥之战爆发于1800年初,是由拿破仑领导的对抗奥军的一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拿破仑先后两次有效地制造和利用了敌人在判断上的错误,真正做到了出敌不意,出奇制胜,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战役开始前,奥军认为,法军只能从亚平宁山进入北意大利,除此别无他路。这是法国人在历史上入侵意大利经常走的一条老路。可拿破仑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其进军路线定为经瑞士越过圣伯尔纳峡谷,这一路严寒雪崩,十分艰险,奥军统帅梅拉斯做梦也不会想到拿破仑会下如此大的赌注。正由于这一战略奇袭,他成功地避开了梅拉斯的主力,弥补了自己兵力的不足,达成了战略上的突然性,收到了战略奇袭的效果。
拿破仑率领预备军团翻过大圣伯纳的山口,进入北意大利后,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迅速南下,增援马塞纳,倾全力解热那亚之围,使意大利军团免遭覆灭的厄运;另一种是暂时置马塞纳于不顾,迅速挥师东进,直取伦巴第的首府米兰,遮断奥军退路,以求一举切断奥军主力与本土之间的联系,迫使奥军北撤,尔后与其进行决战。如果拿破仑挥师南下,去解热那亚之围,那么,势必过早地与奥军主力决战,这就很容易被强敌击败。而且,那时法军后方交通不畅,尚有后顾之忧,贸然与奥军决战,一旦失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相反,挥师东进以后,马塞纳军虽有覆没的危险(实际上后来马塞纳也率部投降了),但是,这却可以避敌精锐,击其虚弱,将矛头指向敌人最薄弱和最敏感的部位,可以夺得敌人的后方基地,切断敌人赖以生存的交通线,从而在根本上动摇敌人,在精神上给敌人以巨大震撼。拿破仑权衡利弊,避实就虚,选择了后者,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就是马伦哥之战的第二奇。
风靡世界的牛仔裤
战争需要出奇制胜,在平时的生活和商业活动中,也需要“以正合,以奇胜”,不仅如此,还需要顺应时势,应势改变。
牛仔裤自19世纪50年代诞生,20世纪60年代走红,一直到现在依然颇受青年人的喜爱。牛仔裤的出现,促成了一场服装革命。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当初发明它的人,完全是无意间采取的行动,发明者本人只是灵活地顺从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说到牛仔裤,不能不说到列瓦伊?施特劳斯,这个名字已经进入了英国词典,以他命名的产品在国际上日益流行,关于这个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也几乎成了一个神话。
施特劳斯本来并不是一个服装商。19世纪5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带曾出现过一次淘金热,年轻的施特劳斯是带着一大卷斜纹布去的,他想把这种布卖给造帐篷的商人。
然而,他到了那里,才发现人们不需要帐篷,而是需要结实耐穿的裤子,因为他们整天同石头泥水打交道,裤子坏得特别快。于是,他便灵机一动,用造帐篷的布料生产出了第一条牛仔裤。
没想到,这种耐磨又合体的裤子,立刻博得了那些淘金者的青睐,裤子的销路出奇的好。10年之后,施特劳斯又在裤子的口袋上装了铜纽扣,以增强口袋的牢固度。从此,他的牛仔裤销量大增,每年约售出100万条,营业额达5000万美元。
1902年,施特劳斯在72岁的高龄上去世。他生前是个单身汉,没有孩子,他的公司由四个外甥接管。在他们的精心管理和大力开拓下,又研制出新型的牛仔布料,从而让牛仔裤迅速走向全球,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用新布料生产出的牛仔裤,能特别显示出人的形体,充满青春的活力。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正逢“二战”结束后出生的一代踏上社会,这些年轻人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股青春的气息。他们也成了消费的大头,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牛仔装自然有了强大的市场。60年代还是一个反叛的时代,传统观念和规范受到怀疑和批判,而牛仔服以其不拘形式这一明显的特点,成了最体现时代潮流的服装。
施特劳斯和他的后代成功的秘密,在于他们不固守陈规,而是顺应时势。如果他们当初把生产的布料执意做成帐篷的话,那么就没有他们的事业的兴起,也没有牛仔服引起的这场服装革命。
由此可见,世间的道理,大都是相通的,军战如此,商战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