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计: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攻无不破。连环计原指如果敌人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使其自相牵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此计的关键是要敌人“自累”,就是自己伤害自己,盲目行动。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或其他场合,运用连环计都得重视效果,也就是一计不成,或一计不足以成功,就要多计并施,设谋要不断变化,确保成功。
连环计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译文】
敌军兵力强大,不可与之死打硬拼,应当想方设法使其自相钳制,借以削弱其战斗力。将帅处于险象时,仍能刚而得中、指挥巧妙得当,用兵就如得天神相助一般。这是从《周易》师卦“在师中吉,承天宠也”一语中领悟出的道理。
【注释】
1、在师中吉,承天宠也:语出《周易·师卦》,意为将帅巧妙地运用此计,敌人难以预料,我方克敌制胜,就如同有天神相助一样。
连环计按语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法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宋毕再遇尝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豆,布地上。复前搏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之,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
【译文】
庞统怂恿曹操用铁链把大小船只统统连接在一起,然后派人纵火焚烧,使之无法逃散。所谓连环计,就是设法使敌人互相钳制,然后再去进攻敌人的计谋。前一计使敌人自己束缚自己,后一计配合进攻敌人,两计谋一环扣一环,灵活运用,摧毁强敌的势力。例如,宋代抗金将领毕再遇,曾设计引诱敌人来战。他时进时退,如此三番五次地引诱敌人。见天色已晚,就把用香料煮过的黑豆撒在阵地上。又前去与敌人搏斗,不多时,又假装败走。于是敌人乘胜追击,战马又累又饿,嗅到遍地豆子的香味,只顾争着吃,任凭鞭子抽打也不肯往前跑。这时,毕再遇率领大军进行反攻,大获全胜。这也是用的连环计。
【计名源出】
元代有杂剧《连环计》,以东汉末年王允为除去董卓,认歌妓貂蝉为义女,予以连环,授以密计,离间董卓和吕布,让吕布除去董卓的故事。这个也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篇章故事。
连环计计谋精解
连环计是一种谋略,主要是让敌方互相拖累,互相钳制,或者通过巧妙的方法使敌人不战自乱,减弱敌人的力量,或乘机进攻,或乘机撤退。
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钳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动不自由。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般地说,连环计不管是两计相扣也好,还是多个计谋相配合,其好处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让敌人自相钳制;一个是更有效、更迅猛地攻击敌人。
战场形势复杂多变,对敌作战时,使用计谋,是每个优秀指挥员的本领。而双方指挥员都是有经验的老手,并用一计,往往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一计套一计,计计连环,不但能迷惑敌人而且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使用此计谋时应把握的要点如下:
(一)巧妙地将各环有机地联系起来。连环计的基本特点就是环环计谋的相扣运用,而不是单一的计谋独自使用。单一的计谋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运用连环计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做到各计谋之间相辅相成,这样可做到一条计策失败,另一条计策马上紧接着实施,一个计谋跟着一个计谋、环环紧扣,不留任何漏洞。
(二)掌握各环的特点使其形成有机的整体。任何奇谋妙计,都需要为其创造出相应的条件,所以计谋要讲究连贯,讲究配套,要有系统性和系列性。切不可胡乱搭配,否则只会形成“驴头不对马嘴”的滑稽下场,甚或以失败告终,根本收不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巧使敌人“自累”以耗其力。使敌人“自累”是此计谋的关键,使敌“自累”就是运用计谋,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并扩大或激化他们的矛盾,使其内部发生变乱,在内乱中产生内耗,进而削弱其力量。使敌“自累”对我们而言,有其固有的优点,它不但方便省力而且对敌人的破坏性极强,效果极佳。
(四)以利诱敌,使其无法发挥自身优势。当我们不能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使其“自累”时,我们就要根据敌人贪利的心理特点,主动给敌人准备某些利益,使他们被这些利益所引诱,为了捞取利益而干扰和破坏其原来的行动计划;或把这些留而无用,弃而可惜,没有什么大价值的利益背在身上,形成一个难以卸掉的大包袱。这就是“以利累敌”。
当敌人运用连环计时,可以采用如下措施加以应对:
(一)“走为上”,逃离敌人环环相扣的计谋。敌人在使用此计时,我们往往会一时无法察觉而被敌人所施的相互扣用的多个计谋所困扰,难免会陷于应接不暇的被动状态,一旦陷入这种极端被动的局面,我们要及早逃离现场,以“走为上”,保存自己的实力。如果和敌人一味蛮拼蛮干,吃亏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陷入敌人的连环圈套也就在所难免,因此,见机逃走是保全自己实力的良策。
(二)要搞好内部团结,绝不可“窝里斗”耗费自己的实力。《孙子兵法》中说:世代为仇的吴人和越人,当乘坐同一条船在江心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也能像左右手那样互相救援。这不能不给我们一些启示:为了共同的敌人,怀有深仇大恨的人都能联合起来共同对敌,何况我们自家人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不能自相残害,而让敌人从中取利。所以在自己内部发生矛盾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非要把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而要看到双方所共同面对的严峻形势,想着互相之间的共同利益。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矛盾的双方谁也不会独自幸存,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克敌制胜,而不至于被敌人利用,陷入敌人设置的阴谋里无法脱身。
(三)不要贪图小利,抵挡各种诱惑,以防上当受骗,误了战局。敌人使我们“自累”的企图无法得逞时,他们就会换用别的伎俩,比如他们抓住我们贪图小利益的心理加以利诱,如果我们意志薄弱,被一些小恩小惠所诱惑,而见利忘义,同室操戈,就会正中其下怀;或者敌人利用小的恩惠迷惑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一时糊涂作出错误的决断,甚或打破我们的行动计划和战局,都将因小失大。为了抵挡敌人的诱惑,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使敌人的计谋无法顺利实施。
连环计政治谋略案例
扫除异己,处理酷吏
武则天为了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彻底消灭异己力量,除掉潜在威胁,便诏令天下: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直接到京城面见皇帝,告发大逆不道的贪官污吏。凡告发属实,则授给官职,即使告发不实,也不予追究。
诏令一下,告密者蜂拥而至,其中有效忠皇帝的,有为了求得一官半职的,有为了借机报仇的……一时积案如山。武则天便选拔一些狡诈残忍之人来处理这些案件,这些视人命如草芥的家伙,凭着武则天的权势,把天下搞得血雨腥风,人人自危,武则天也借机扫除了异己力量,十分顺利地当上了女皇。由于告密不实和酷吏肆虐,天下很不安宁。为了安抚民心,稳定政局,武则天又下令限制告密,并利用酷吏之间互相罗列罪名的办法,把他们一个一个地处理掉了。
武则天借酷吏之手,扫除异己,接着又借用酷吏之头来缓和危机。这里连用两计,是两计扣用,这是连环计中的“机巧贵连”,同时武则天利用互相告密的办法来达到互相牵制、互相削弱的目的,又属“使敌自累”的计谋。另外,无论是借用酷吏之手,还是借用酷吏之头,又都属“借刀杀人”之计,所以,这一案例属连环计中两计扣用中套用“借刀杀人”之计。
连环计军事谋略案例
曹操平定马韩之乱
公元211年,马超、韩遂举兵反叛曹操,杀奔关中重镇潼关。7月,曹操领兵前来平叛。
曹操屯兵潼关附近后,做出一副强攻的架势,暗地里派大将徐晃、朱灵趁夜偷渡蒲阪津,在西河扎起营寨。然后,曹操引兵渡河北上,占据渭口,并多设疑兵,把兵力偷偷运过河集结于渭地。在表面上,曹操令士兵挖掘甬道,设置鹿寨,做出防守的样子。马超多次挑战未能成功,又不敢轻易发动进攻,不得不请求割地讲和。曹操听从贾诩之言,假装同意了马超的求和条件。
这时,韩遂求见曹操。韩遂与曹操本是同年孝廉,又曾于京中一起供职。韩遂此行的目的是游说曹操退兵,但曹操与他只言当年旧事,握手欢笑。马超得知后,对韩遂起了疑心。几天后,曹操送给韩遂一封多处涂改的书信,令马超疑心更大了。
就在马超处处防备韩遂时,曹操突然对马超发动大规模进攻,先是轻兵挑战,然后以重兵前后夹击,终于大败马超、韩遂。
战斗胜利后,有人向曹操询问作战意图。曹操说:“敌人把守潼关,我若进入河东之地,敌人必然引军把守各个渡口,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渡过西河。因此,我先把重兵会集在潼关,吸引敌人全部兵力来守,这样敌人在西河的守备就空虚,徐晃、朱灵得以轻易渡河。我再率军北渡时,因徐晃、朱灵已占据有利地形,敌人便不敢与我争西河了。过河之后挖掘甬道,设置鹿寨,坚守不出,不过是假装示弱,以骄敌人之兵。待敌人求和时,我假意许之,使敌人不做防备。而我军一旦发动进攻,敌人便丢盔卸甲,无力抵抗了。用兵讲究变化,不能死守一道。”
从曹操的这段故事里可知,在平定马、韩之乱中,曹操用了暗度陈仓、反间计、调虎离山计等计谋,曹操不愧是善用连环计的老手。
契丹伏击胜唐军
唐朝武则天登封元年(696),北方少数民族不断骚扰唐朝边境。营州(在今辽宁西部)都督赵文拥刚愎自用,奴役契丹人,逼反了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和归州刺史孙万荣。他们杀死赵文拥,占领了营州。李尽忠自称可汗,以孙万荣为先锋,进攻河北,一时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不久便积聚了数万之众。长安的武则天闻听大惊,急令曹仁师、张玄遇等28员大将领兵征讨。
契丹人攻占营州时,俘虏了数百名唐军,把他们囚禁在地牢中。李尽忠听说唐军前来攻打,不由心生一计。他吩咐看守牢狱的士兵当着俘虏的面谈论说:“我们的家属饥寒交迫,难以为生,等官兵一到,我们就出城投降。”然后把俘虏放出来,给他们粥喝,对他们说:“我们没有东西给你们吃啦,可又不忍心杀死你们,现在放了你们,去自谋生路吧。”
这些唐军俘虏不知是计。他们逃回幽州后,把所见所闻如实地报告了曹仁师。唐军认为契丹人已经草尽粮绝,不堪一击,众将纷纷请求进攻契丹人。曹仁师、张玄遇也认为这正是出击的好时机,于是率领唐军向契丹人发起进攻。唐军杀到黄麋谷时,契丹军故意在路边丢弃了一些老牛瘦马,并派一部分老弱残兵投降唐军。这样,曹仁师更确信契丹人已疲于奔命,毫无斗志。于是,为加速前进,他扔下步兵,率骑兵孤军深入,在硖石谷(今河北卢龙东)陷入契丹人包围。唐军孤立无援,被全歼,曹仁师等人也被俘虏。
契丹人在打扫战场时缴获了曹仁师的帅印,李尽忠想,何不借印诱敌深入,设伏再歼敌军?于是,他给唐军后续部队写信说:“我军已打败贼军,占领了营州,见信火速前来。”然后盖上帅印,派人送给唐军。唐军后续部队收到信后,确信不疑,认为大功将要告成,都想前去争功。于是,一路上顾不上睡觉、吃饭,昼夜兼程。等来到营州时,人马劳顿,疲惫不堪。契丹军乘唐军不备突然从四面将唐军团团包围,迅速全歼。硖石谷一战,契丹人妙计迭出,全歼前来平叛的唐军。
连环计商战谋略案例
“良愿”旧货店施计抢占商机
“良愿”店铺是美国妇孺皆知的处理旧衣服的地方。这些衣服经过修补整理后就放在满是霉味的旧货店里卖给穷人。然而随着老式陈旧的衣服逐渐时兴,在“良愿”这样的旧货店里买二手货,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髦的、聪明的做法,因为这些便宜货往往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制作工艺要比新货好。
为了使“良愿”商店更兴旺,1983年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一家“良愿”实行一个扩展改建计划,以吸引更多顾客。商店花了半年和8万元费用,扩大了两倍。1983年5月明亮崭新的商店已装修就绪,准备开张迎客了。
为了让任何一个具有“节约意识”的顾客——即宁愿多花一点时间或通过以前没有尝试过的途径去寻找便宜货的人——不管其经济地位如何都愿意来买二手货,“良愿”运用了“连环计”。
首先“良愿”组织新开张庆祝活动,这种活动一是为了推出一家面貌一新的商店,还有更重要的是推出一种“节省意识”。不管是“良愿”的经常性(熟客)顾客还是“潜在性”的顾客,有了这种“节约意识”便不管自己经济地位如何,都来买二手货。庆祝活动的主题是“再看一眼”,运用各种宣传品吸引人“再看一眼”并重新审视与调整对买旧货和对“良愿”的态度与看法。
在庆祝活动中组织了由职业模特表演“良愿”服装展卖晚会。来宾的请帖中注明为宾客的身份保密,并为那些羞于在“良愿”旧货店露面的宾客准备黑色太阳镜。
时装表演与“良愿”董事长发言完毕后,来宾可以在店里信步漫游,一边参观和审视商品,一边品尝著名厨师准备好的丰富食品。每一位来宾都有一份海报,海报中醒目地印有“良愿”的“再看一眼”标记,另一面是“良愿”组织领导与行政领导人员的照片与年度工作报告。当晚新打开了现金出纳机,有几位被打动了的来宾有生以来头一次在“良愿”买下了便宜货:一块20美元的浪琴女式表、一条2.5美元的名牌牛仔裤、一件15美元的高级西服。
次日清晨报刊刊出照片与特写,大力赞扬二手货的好处,并详细介绍“良愿”旧货店开张第二天可供选择的便宜货,还组织了当地名人身穿“良愿”服装,进行“超级巨星时装表演”。此时顾客们立即争先恐后把名人所穿的“良愿”时装抢到手,结果不得不在表演现场进行拍卖。
一天之内“良愿”销售额就达历史上最高水平,其他5家商店也获得了高额利润。到年底,所有6家奥斯汀的“良愿”旧货店比上一年利润增加了29%,不论老主顾或还是新主顾都来购买二手货,“节省意识”已渗透到各阶层。
立普顿的条条妙招
风行世界的立普顿(Lipton)红茶开山祖师立普顿先生本来是个雇工,在渐有积蓄后,开设了一家小杂货铺贩卖各种食品。因为其专擅各种心理宣传,因此小店铺逐渐建立声誉,立普顿也很快成为食品批发商。
有一年圣诞节前,立普顿先生为使其乳酪畅销,乃依照欧美传统——“圣诞节前后所吃苹果中若含有6便士的铜币,来年将终年吉利如愿”,在每50块乳酪中择一块装进1英镑金币,同时用氢气球从空中散发宣传单,造成声势。
于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在气球的刺激与金币的诱惑下,拥进贩卖立普顿乳酪的经销店。然而立普顿的发达却招来同业的联合抵制,并向苏格兰政府控告立普顿的做法有赌博的嫌疑。
但是立普顿先生并没有因同业的抵制与警察的干涉而退缩,反而以退为进,在各经销店前张贴广告——“亲爱的顾客,感谢大家食用立普顿乳酪。发现乳酪内有金币者,请将金币送回。谢谢您的合作。立普顿乳酪敬启。”
果不出立普顿所料,消费者不但没有退还金币,反而更在“乳酪含金币”的声浪中踊跃地前来购买。而苏格兰警察亦认为其纯粹是娱乐活动而不再干涉。
然而,立普顿的竞争同行并不罢休,又以安全理由要求苏格兰政府取缔立普顿乳酪的危险行为。
在警方的再度调查下,立普顿又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大页广告:
“警方又来一道命令,故敬请各位食用者在食用立普顿乳酪时,注意里面有个金币,不可匆忙,应十分谨慎小心,才不至吞下金币,造成危险。”
这个广告表面上虽是应付警方及同业的抗议,实际上却是一个更厉害的计策,使得其竞争同行在金币的压力下毫无招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