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尸还魂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8-26 20:24

借尸还魂:尸,死人的身体;魂,旧时迷信的说法,指能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人死后,将灵魂附于他人尸体而复活。现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借助别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军事上指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来实现自己的军事意图。此计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运用极广。

借尸还魂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文】

凡是朝气蓬勃时的事物,都难以驾驭和控制,因而不能取用;而无所作为、腐朽不堪的事物,才符合利用的要求。利用腐朽事物,并非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求助于我。

【注释】

1、有用者,不可借:有用,即有能力的、有本事的。此句意为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因为难以驾驭和控制,往往不容易为我所用。

2、不能用者,求借:有些看上去没有用的东西,往往可以借助它为自己发挥作用,犹如我欲“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的道理。正如王国维所说:“无用而有大用焉。”

3、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周易·蒙卦》。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智慧尚未开化的儿童。这句话用儿童弱昧、需要依附于大人,来比喻看似无用之物依附于我,这不是我求助于愚昧者,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

借尸还魂按语

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于人,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

【译文】

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英雄豪杰往往纷纷拥立亡国之君的后代,打着他们的旗号来号召民众,攻伐战守,以达到自己争夺天下的目的,这些都是运用的“借尸还魂”之计。凡是那些把兵权借给别人,并代替别人进行攻击或是防御的,也都属于这一计谋的运用。

【计名源出】

“借尸还魂”的故事源于神话传说。

从前有一个叫李玄的人,长得十分英俊潇洒,博闻强记,太上老君见其聪明伶俐,就收为弟子,教他长生不老之术。一日,他要随太上老君到仙界云游,但因为身体是肉体凡胎,上不了天,只好留下躯体,跟随太上老君魂游太空了。他在自己的灵魂离开躯体之前,让徒弟好好看守自己的尸体,别让他腐烂了,说自己会在七天之内返回来,要是逾期未回,那就表明自己已经成仙了,到时就可以将自己的尸体火化了。

他的徒弟遵照李玄的吩咐,日夜守护着他的尸体,可到了第六天,忽然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李玄的徒弟进退两难。他想回家为母亲送终,但师傅的灵魂还没有归还;可如果继续守护师傅的尸体,自己就难尽孝道。这时有人劝他说:“在师徒之义、父母之情不能两全的时候,首先应保全父母之情。何况你师傅已六日未归,说不定早已成仙去了。”他的徒弟闻言只好洒泪将李玄的尸体焚化了,回家给母亲送终。

到了第七天,李玄的灵魂回来了,可四下里找不到自己的尸首,无法还阳,正在急切无奈之时,忽然看见旁边有一刚刚断气的乞丐,他在慌忙之中也顾不上别的,便将自己的灵魂附在了乞丐的尸体上。只是借尸还魂后的李玄与之前的自己面目全非。蓬头垢面,袒腹露胸,还跛了一只脚。为了支撑身体行走,李玄将一根竹杖变为铁杖,他也因此被称为“铁拐李”,而原来的名字李玄反而渐渐被人们忘了。

铁拐李借尸还魂的故事还见于元代岳伯川所写杂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后《东游记》也有记载,只情节不尽相同罢了。“借尸还魂”这一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传说,后来被人们用来喻指某些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的现象;有时也可以用来喻指某些新的事物或新的力量借助某种旧的事物或旧的形式求得发展的现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谓“尸”“魂”“借”“还”的喻义便都不尽相同了。

借尸还魂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计谋精解

借尸还魂作为一条计谋,指的是已经衰落或死亡的事物借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从引申的意义来说,处于被动或面临失败的局面时,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扭转局势,争取主动,实现原先的意图,都可视为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之计可以理解为以下含义:

(一)跌倒爬起,寻求东山再起之机。我们在失败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进行分析,准确地作出判断,不惜一切手段,积极主动地转败为胜,而不是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

(二)借助外力,实现自己的意图和目的。我们失败后,往往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转败为胜,就要借助一切可利用的力量,以壮大自己,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以增加取胜的可能。我们也可以借助别人的名义来实施自己的战略计划,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借助外力的一般原则是不借有能力、有作为者,因为有能力、有作为者难以驾驭和控制,而应借用那些无能力、无作为的,因为它既可以很方便地驾驭和控制,又不会吸引别人的视线。

我们应采取如下防范对策来应对敌人的借尸还魂之计:

(一)要彻底根除敌人留下的隐患。敌人就像一个长在我们身上的毒瘤,只有将他们彻底根除,我们才可以安心生活,否则,一旦毒性复发,会残害我们的身体。所以我们应该将他们连根拔起,以防留下祸患。

(二)将无用之物深深掩埋起来,以防敌人加以利用。我们常常扔掉一些对我们暂时无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很可能成为敌人还魂时所借之“尸”,我们的东西被敌人所借,并用来对付我们,那是十分可悲的事情,我们应注意将可能被“借”的东西,深埋或隐藏起来,使敌人无“尸”可借。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绝不能被敌人的假象所迷惑。识破敌人借尸还魂之计并非易事,因为它给我们的是假象,真实的东西藏在里面。这就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判断,一旦发现敌人已借到“尸体”,正准备“还魂”,我们应该立即制止,使其企图无法得逞。

借尸还魂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政治谋略案例

康有为“托圣王”变法改制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又一次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当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志士仁人意识到必须进行维新变法,否则中国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但是,清朝长期推行愚民政策,民众对维新变法的迫切性认识不足。特别是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鼓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陈腐教条,极力反对对封建专制制度作任何变革。有的顽固派甚至叫嚷:“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面临着强大的政治压力和社会阻力。

为克服这种困境,康有为采取了借尸还魂的谋略,具体来说就是托古改制,以古喻今。康有为撰写了一部书,名叫《孔子改制考》。这本书指出,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和书籍,所以今天无法确知上古时代的情况。但是,中国人有一种“荣古而虐今,贱近而贵远”的迷信上古的心理。春秋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包括孔子在内的诸子百家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把自己所设定的政治理想假托为上古时代已经实行过的,借此争取人们对自己的政治学说的信仰与认可。中国历史上不一定存在尧、舜、文王、武王等圣明君王,这些人不过是孔子为改制而假造出来的托古对象。

康有为在谈到写作《孔子改制考》一书的意图时说:“作为一般的平民百姓,如果公开倡言变法改制,必会遭人诅咒。因此,不如假托古代圣王来倡言变法改制,这样,既不会使人感到惊恐,又可免除不测之祸。”

康有为不仅把历代统治阶级尊崇的孔子装扮成改制维新的祖师爷,而且还搬出清帝先王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他说:“我世祖章皇帝何尝不变太宗文皇帝之法哉?若使仍以八贝勒旧法为治,则我圣清岂能久安长治乎?”

在康有为的鼓动宣传下,光绪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在中国发动一场空前的变法维新。虽然,这次戊戌变法被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镇压下去了,但康有为在变法前实行的借尸还魂的谋略,是符合人心的,也运用得恰如其分。

借尸还魂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军事谋略案例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出兵攻魏,其对手司马懿只是隔河坚守,拒不出战。

过了一些时间,诸葛亮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一只盒子。司马懿手下求战心切的将军们,以为诸葛亮派人来下战书了。他们拥入帅帐,想弄清是怎么回事,所有的人都紧张地注视着司马懿。他先拆开诸葛亮的信,信中诸葛亮骂他身为将帅,贪生怕死,与胆小的女人无二。司马懿看罢,心中大怒,但表面上依然装作若无其事,并微笑着打开了盒子。令他怒火中烧的是,盒子里面竟是一些女人的头巾、服装之类的东西。

众将们见到主帅被诸葛亮如此污辱,纷纷要求杀掉来使,立即出兵与诸葛亮决一死战。

但司马懿依然故作淡定,仅用孔子的一句格言作了回答:“小不忍,则乱大谋。”他非但不斩诸葛亮的来使,反而盛宴相待。吃喝之间,司马懿避而不谈战事,只是询问诸葛亮的饮食、睡眠等琐事。

送走来使后,司马懿对周围部下说:“诸葛亮用的是激将计,我们绝不可上当。现在诸葛亮处境艰难,军政负担过重,寝食不安。我相信他活不了多久,汝等好好准备着,一旦死讯传来,我们马上出战。”

魏军继续坚守于牢固的工事之中,诸葛亮非常恼火。这次出兵拖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天了。白天,诸葛亮与众将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夜里又整夜不眠地思考如何打败司马懿。过度的操劳,使他身染重病,口吐鲜血,最后死于军营之中。

蜀军将士悲痛万分,他们想立即为丞相办丧。但杨仪和姜维依照诸葛亮临终所授计策告诉众人,先不要发丧。他们把诸葛亮殡殓入棺,然后率领蜀军起程返回汉中。

第二天清晨,司马懿得到消息,说诸葛亮已死,蜀军已撤,他立即率领大军离开据点,前去追击蜀军。半路上,他登上一座小山眺望远处的蜀军。只见蜀军军容齐整,旌旗招展,犹如诸葛亮在世时那样。司马懿顿时怀疑诸葛亮没有死,可能这是诱兵之计。但在众将催促之下,他只得继续追赶。没过多久,蜀军听得一声信号响,立即停止了前进,掉头像是准备迎击随之而来的魏军。这全都是依照诸葛亮之计行事的。就在司马懿心中升起新的疑问时,树林之中闪现出蜀军帅旗,旗下众将簇拥一辆小车,车上端坐之人正是据传已死的诸葛亮。司马懿一见这种情景,立即下令全军撤退,蜀军也马上起程回师。直到回到安全地带,蜀军这才打起白幡,为丞相发丧。直到这时,司马懿才相信诸葛亮真的死了,车上坐的诸葛亮只是木头人而已,司马懿再想去追,但蜀军早没踪影了。

魏将都为失去了一个消灭蜀军的大好时机而懊丧不已,可司马懿叹道:“杨仪用兵之道大有诸葛亮之遗风,死诸葛亮借杨仪之身还了魂。我是上了‘借尸还魂’之计的当了。”

借尸还魂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商战谋略案例

派克公司借尸还魂获重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颇有知名度的派克笔一直都是派克公司的拳头产品,并且雄霸市场。

然而好景不长,由匈牙利人拜罗兄弟发明的“圆珠笔”的问世给正处于巅峰的派克笔致命一击。经过不懈努力,实用、方便、廉价的圆珠笔一问世,就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相对高价位的派克笔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面对这个不利的形势,派克公司为了与圆珠笔竞争,曾一度以其雄厚的资本为后盾,降价销售钢笔。但是,圆珠笔的低廉成本是钢笔无法比拟的,使用起来也比钢笔方便。结果派克公司耗尽元气,颓势仍然无可挽回,身价也因此一落千丈,派克公司濒临破产。

派克公司并不乏有识之士,其欧洲高级主管马科利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派克公司在与圆珠笔的市场争夺战中犯了致命的错误,不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而是以己之短,攻人所长,无异于堂吉诃德手持长矛进攻风车。

他筹集了足够的资金,买下了派克公司。紧接着立即着手重新塑造派克钢笔的形象,突出其高雅、精美和耐用的特性,使它从一种大众化的实用品成为一种显示高贵社会地位的象征。他就从这样的战略思想出发,采取了两项战略措施。

首先是削减派克钢笔的产量,同时将原来的销售价格提高30%。其次是增加广告预算,加强宣传以提高派克钢笔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物品的知名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派克公司做了两件闻名于世的大杰作。

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元首,其所有用品无不显示其地位的高贵,因此其用品的商标及生产厂家也跟着打上了高贵的烙印。马科利深知这一点,他煞费心机,再三努力,让派克钢笔获得了伊丽莎白二世御用笔的资格。

1987年,美苏两国元首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签订了限制核武器的协定。事隔不到3天,派克公司通过广告大肆宣扬,“笔杆的力量胜过刀枪!”这里所说的笔杆当然是指两国领袖签字用的笔,正是“特制的银质75型派克钢笔”。

方向对头,措施得力,马科利的战略目标实现了。1989年,派克钢笔又一次提高了售价。

以实用为标志的老式派克钢笔没落了,老派克公司也因此不复存在;新的派克钢笔却以炫耀、装饰为标志的形式“还魂”了,派克公司也随之获得了新生。

几乎任何产品和企业都有它的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抓住时机,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使它们在衰落时能“借尸还魂”而获得新生,往往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十六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