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8-26 20:20

无中生有:无指的是假,是虚;有指的是真,是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扰乱敌人,造成敌方判断失误,行动失误。

无中生有的妙处在于使对方防不胜防,关键在于掌握对方的心理。实施此计要分成三步。首先要做出假象,让对方信以为真;其次要让对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最后我方要变假为真,让对方仍误以为假。这样我方就能完全掌握主动权。因此此计要想成功,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对方性格越多疑、处事越是谨慎,此计就越能奏效;第二,要抓住对方受迷惑的时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无中生有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

人为地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但又并非完全是虚假的,在假象中又有真实行动。以假象来掩盖真实,给敌人造成错觉,并给以出其不意的攻击,最后把虚假态势发展至极端,巧妙地最终转化为真实,而不是弄假到底。

【注释】

1、诳:欺诈、诳骗。句意为: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要巧妙地由假变真,由虚变实,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2、实其所诳也:实,使动用法,使……变实。让对方把假象当成真相,我方则用实象代替虚象。

3、少阴,太阴,太阳:阴,指假象;阳,指真相。少阴,虚假;太阴,虚假之极;太阳,真实之极。此句指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相。

无中生有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蒿为人千余,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译文】

没有,而装作有,就叫诳骗。诳骗不能长久使用,因为长久使用容易被对方发觉,所以空无不能长久空无。“无中生有”,就是把诳骗变成事实,由空虚变成实在。空无本身不可以战败敌人,只有人为地制造出虚假的实在,才可以战败敌人。例如:唐朝叛将令狐潮围困雍丘城,此城守将张巡扎束1000多个草人,并给它们穿上黑色的衣服,乘夜黑用绳索从城墙上往下吊;令狐潮的士兵争先恐后地用箭射击,因此张巡一夜之间获得几十万支箭。后来,张巡在黑夜把真人吊下城去,令狐潮的兵士看着好笑,以为又是草人,不再射击与提防;于是张巡乘机吊下五百名敢死队员,突然冲进令狐潮的军营,烧毁营棚帐篷无数,并且把令狐潮的军队一直追杀了十多里远。

【计名源出】

本计计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的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我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尉缭子·战权》中说:“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安所信之?”主张以无的假象迷惑敌人,乘敌人对无习以为常之际,化无为有,化虚为实,出其不意,打击敌人。由此可见,本计的要点是:制造一种假象,有意让敌人识破,使之放松警惕,然后再化假为真,化虚为实,化无为有,等到真正攻击敌人了,让敌人仍然以为是假的,不作防备,从而为我所乘,战而胜之。

无中生有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计谋精解

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以假乱真,以真代假。虚实互交,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出错,行动失误。“无”是假的现象,目的就是掩盖真的意图。无中生有的妙处在于使敌人防不胜防,其关键在于掌握敌人的心理。

此计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示敌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步,让敌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变假为真,让敌方仍误以为假。这样,敌方思想已被扰乱,主动权就被我方掌握。使用此计有两点应予注意:第一,敌方指挥官性格多疑,过于谨慎的,此计特易奏效。第二,要抓住敌方思想已乱,迷惑不解之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变无为有,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方。

无中生有之计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种含义:

(一)凭空捏造事实,处处散布谣言,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说成存在的,把死的说成活的。使对方发生思想混乱,其目的是乘机消灭敌人,获取利益。

(二)以假乱真,把假的东西装扮成真的,最后再把假的巧妙地转换成真的。以此来迷惑敌人,使敌人掉以轻心,乘机打败对方。

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来应对敌人的无中生有之计:

(一)不轻易相信敌人的言行。有时敌人的言行是虚假的,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向我们展示的是虚假的一面,所以我们不可轻易相信他们。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和思考,必要时还要作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及时拆穿敌人的阴谋。

(二)要提高警惕。对敌人的一言一行都要深入思考,对其反复做的事,尤其应加以提防,特别是敌人被我们拆穿的假象又一再出现,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因为阴谋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假象背后。

(三)抵制流言蜚语。敌人施用无中生有的一种常用形式就是散布流言蜚语,面对流言蜚语,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及时地抵制,这样敌人的阴谋就会不攻自破。

无中生有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政治谋略案例

孔明妙计促使周曹决战

曹操大军来犯江南,东吴多数文臣主张降曹求和,武将则主张坚决抵抗,吴主孙权犹豫不决。孙权的兄长孙策临终遗言:“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遣使召周瑜议事,是战是和全由周瑜决定。

这时,诸葛亮来到东吴,他此行的目的是联合东吴抗曹,因为一旦东吴投降曹操,曹操很快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一统天下,刘备匡扶汉室的夙愿就化为泡影了,所以他此行的责任重大。

起初,诸葛亮想利用鲁肃去说服周瑜共同抗曹,但周瑜说他不愿与曹操作对,他说:“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战则必败,降则易安。”

鲁肃听后愕然,说:“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弃于他人?将军奈何亦从懦夫之议呢?”周瑜回答:“江东六郡,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

鲁肃说:“不然。以将军之英雄,东吴之险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

两人互相争持不下,诸葛亮只是袖手冷笑。周瑜问之,诸葛亮答道:“亮不笑别人,只笑子敬不识时务耳。”

鲁肃说:“先生如何笑我不识时务?”

诸葛亮答:“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

周瑜说:“孔明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

鲁肃说:“孔明,你也如何说此?”

诸葛亮说:“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住妻子,可以保全富贵……”

鲁肃大怒:“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

诸葛亮说:“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士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周瑜忙问:“用何二人,可退操兵?”诸葛亮说:“江东去此二人,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而操得之,必大喜而去。”

周瑜急着追问:“需用何二人?”

诸葛亮说:“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去寻乔公,以重金买此二女,差人与曹操,操得二女,称心满意,必班师矣。将军为何不速为之?”

周瑜问:“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

诸葛亮说:“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操曾命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吾爱其文华美,曾窃记之。”

周瑜道:“试请一诵。”

诸葛亮即时朗诵《铜雀台赋》,诗文很长,其中表现了曹操统一天下后意气风发及登铜雀台愉悦之情。诸葛亮背诵道:“……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特别加强了声调。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北大骂:“老贼欺吾太甚!”

诸葛亮急忙起身劝止道:“昔单于屡侵疆界,汉天子许以公主和亲,今何惜民间二女乎?”

周瑜道:“公有所不知:大乔是孙伯符将军主妇,小乔乃瑜之妻也。”

诸葛亮佯作惶恐的样子,说:“亮实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周瑜发狠道:“吾与贼势不两立!”

事实上,曹操是造了一座“铜雀台”,而诸葛亮所诵《铜雀台赋》中“二乔”原文实际是“二桥”,指的是铜雀台中的两座桥。诸葛亮巧妙地借用两字的谐音而加以曲解,作曹操想夺取孙策和周瑜夫人之佐证,其实他自然也知道“二乔”究竟是何许人。他用此无中生有策略激怒周瑜,绕了圈子达到了此行的目的:促使周瑜下定决心与曹操决战。

无中生有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军事谋略案例

度尚无中生有焚营振军心

汉恒帝时,长沙零陵等地叛贼四起,后渐被平息,余贼卜阳、潘鸿等逃进深山潜伏,避实就虚地四出劫掠,蹂躏居民,并与其他残贼勾结,声势颇大。

荆州刺史度尚颇有胆略,招募本地的蛮夷少数民族悍夫,悬赏进讨,大破贼众,连平三寨,获得珍宝无数。卜、潘二贼,仍逃窜出谷间,据险固守,羽党犹盛。

度尚正一鼓作气,乘胜追剿,可是此时的军士都已掳得金银珠宝,毫无斗志了。度尚见此情况,乃想出了一个办法,当众扬言说:“卜阳潘鸿,为多年积贼,能战能守,现退据险地,未易驱除。我等军士经过几场剧烈战斗,已相当疲劳,和贼匪相较,还是彼众我寡,一时不便轻进,我正征调各地兵马到来,并力围击,方可成功。在此期间,各军可以多多休息,还要随时习劳,勤练武功,上山去打打猎,等到各地兵马齐集了,才大举进剿,岂不一劳永逸!”

各军士闻言,无不喜悦,当即成群结队,四出游猎,每天捕获禽兽无数,充入庖厨,以供大嚼,可谓天天牙祭,晚晚消夜。因此群情踊跃,倾营而出,四处弋射。

有一天,度尚趁营内无人,密派亲信,潜至各营放火,顷刻间,全营付之一炬。黄昏时,众军士猎罢回营,无不惊心触目,叫苦连天,几座营盘化为灰烬,每人平日获得的珍珠财宝被烧得一干二净。大家正在涕泪交流,自悔自恨的时候,度尚闻报亲来慰问,故意顿足说:“贼人如此可恶,竟敢乘机烧营,本官一时疏忽,定不辞其咎,血债要血偿,此次损失,向贼匪算账去。”最后,他再安慰军士:“卜、潘二贼所劫获之财货,足当数世,其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只要我们奋力一战,便可全部取来,此次损失还是区区之数,不足介意,明天出发进剿便是了,保证马到成功,亦保证各人有更大收获!大家意见怎样?”

各人皆大声应道:“谨听遵命!”

度尚立即厉兵秣马,天刚亮就出发,飞驰抵贼寨,众贼毫无防备,被官兵如削瓜切菜一样,卜、潘二贼被乱刀杀死。因此荆州之匪乱,迅即平息。

无中生有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商战谋略案例

“椰菜娃娃”迎合顾客心理招人爱

1984年圣诞节前夕,美国很多玩具商店前通宵达旦地排起了长龙,是什么东西如此吸引顾客,让他们冒着严寒耐心等待?原来,排长队的顾客每人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领养”一个身长40多厘米的“椰菜娃娃”回家过圣诞节。

“椰菜娃娃”是一种独具风貌、富有魅力的玩具,它是美国奥尔康公司总经理泽维尔·罗伯茨创造的。通过市场调研,泽维尔·罗伯茨了解到,欧美玩具市场的需求正由“电子型”、“益智型”转向“温情型”,他当机立断,设计了别具一格的“椰菜娃娃”玩具。与以往的洋娃娃不同,以先进电脑技术设计出来的“椰菜娃娃”千人千面,有着不同的发型、发色、容貌,不同的鞋袜、服装、饰物,这就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化商品的要求。

更为特别的是奥尔康公司每生产一个娃娃,都要在娃娃身上附有出生证、姓名、手印、脚印,臂部还盖有“接生人员”的印章。顾客购买时,要庄严地签署“领养证”,以确立“养子与养父母”关系。这大受顾客的欢迎。

除此之外,“椰菜娃娃”的成功,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离婚给儿童造成心灵创伤,得不到子女抚养权的一方失去感情的寄托,而“椰菜娃娃”正好填补了这个感情的空白。这使它不仅受到儿童们的欢迎,而且也在成年妇女中畅销。泽维尔·罗伯茨抓住了人们这一购买心理大做文章,他别出心裁地把销售玩具变成了“领养娃娃”,把“椰菜娃娃”变成了人们心目中有生命的婴儿,人们的情感有了寄托,精神得到了慰藉。

泽维尔·罗伯茨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巧借东风,经过对顾客心理与需求的分析,又作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决定:“配套成龙”——销售与“椰菜娃娃”相关的商品,包括娃娃用的床单、尿布、推车、背包,各种玩具,应有尽有,依然深受人们的青睐。

“领养”“椰菜娃娃”的销售地区已扩大到英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泽维尔·罗伯茨正考虑试制不同肤色及特征的“椰菜娃娃”,以让它走遍世界各国,保持奥尔康公司在玩具市场上首屈一指的地位。奥尔康公司靠发挥自己神奇的想象力,利用人们的心理特点,虚构了惹人喜爱的“椰菜娃娃”。当“椰菜娃娃”成了摇钱树后,它又引发了一系列相关产品的诞生。“无中生有”,使得奥尔康公司呈现出了旺盛的生机。

三十六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