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六计:声东击西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8-26 20:20

声东击西:声,声张。表面上声张着去打东边,实际上却攻打西边。军事上是指忽东忽西,巧妙诱敌,给对方制造错觉,乘机消灭敌人的出奇制胜的战术。

此计一般在我方处于进攻态势的情况下使用。“声东”是虚晃一枪,“西”才是主攻目标。使“西”成为敌人不及之处是保证此计成功的关键。“声东击西”的目的在于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使其疏于防范。

声东击西原文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文】

敌人神志慌乱时,必然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空隙,就像处于高山地面的沼泽,溃决之势已成,必须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主地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对敌人发起进攻。

【注释】

1、敌志乱萃:取《周易·萃卦》“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原意是草,这里形容像杂草一样纷乱。

2、不虞:意料不到,不及防备。

3、坤下兑上:此即注释[1]中提及的《周易·萃卦》,该卦说水聚集在高出地面之处,肯定会东南西北流,导致溃决。在此可以指,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受到良好训练,素质不高,也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正确指挥,就最终难逃失败。

4、主:统帅,指挥。

声东击西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译文】

西汉景帝时,七国叛乱。周亚夫固守城堡,拒不出战。吴王刘濞带兵佯攻守城东南角,周亚夫识破了敌人声东击西的计谋,在西北方向加强防备,不久吴王刘濞的精兵果然进攻西北面,因而没有攻进。这是统帅的神志不乱,能够镇定自若、沉着应战的结果。西汉末年,朱隽包围了宛城(今南阳)的黄巾军。他在城外堆起一座土山观察城内形势;当他吹响鼓角,进攻西南角时,黄巾军立即集结到西南面进行抵抗,面对这种形势,朱隽亲自率领5000精兵,突然袭击城东北角,得以乘虚而攻入。这就是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判断战场形势的结果。因而运用声东击西的计策,必须观察敌人是否真能被迷惑而定。敌人慌乱无主时,运用这一计谋就能取胜;敌人不慌乱而有准备时,运用这一计谋将自取灭亡。因而,这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计谋。

【计名源出】

声东击西,出自《淮南子·兵略训》:“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迫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忏而后合,前冥而后明。”这段话的大意是:用兵的原则,对敌人先佯作柔弱的样子,而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去打击它;将要发展,先做出收缩的样子;准备向西面进攻,而先佯作向东进攻;先示以与意图相悖的行动,然后再完成实现意图的行动;先隐藏自己的计划,然后再进行公开行动。

声东击西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六计: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计谋精解

声东击西说的是出奇制胜,其用意在于转移敌人的目标,使其疏于防范,然后再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进攻。声东击西,是以制造假象、佯动误敌来伪装攻击方向的谋略。通过巧妙地制造假象,促使敌人的指挥意志发生混乱,我方乘机攻其不备,一举击败敌人。

此计的用法很多,一般在我方处于进攻态势的情况下使用。保证此计成功的关键是我方的企图和行动要绝对保密,这样才能时刻争取主动,否则只会陷于被动,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声东击西之计可以理解为以下含义:

(一)忽东忽西牵制敌人。就是指我方的进攻方向很不固定,忽而出东,忽而出西;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把敌方弄得团团转,无法确定我方的主攻方向和真实意图,只好处处被动设防。时间一长必然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我方即可利用时机大获全胜。

(二)即打即离迷惑敌人。就是指我方时而前来挑战,时而远远离开;敌方以为我方要打,我方却没有打;敌方以为我方不打,我方却突然发动袭击。弄得敌人摸不着头脑,无法做好战前准备,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发动佯攻欺骗敌人。就是指我方故意向甲地发动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等到敌人把兵力调到甲地时,我方突然在乙地发起猛攻。敌人知道上当时,为时已晚。

(四)避强击弱打击敌人。就是指在我方忽东忽西的进攻下,敌人无法正确布置主力。这样,我方就避开了敌之锋芒,乘机猛攻敌之薄弱环节,敌人无力应对,只好妥协,就范。

应采取如下防范对策来应对声东击西之计:

(一)首尾呼应以备不测。据说在常山有一种蛇,它的奇异之处是打它的头则尾至;打它的尾,则头至;打它的中间,则首尾俱至。为了防止敌人对我施以声东击西之计,必须像常山之蛇一样,建立首尾呼应之阵。这样一处受到攻击,另一处就可以立刻赶到救援,这是应对敌人这一阴谋的良方。

(二)勤于观察善于分析。敌人装得再像也总有蛛丝马迹会露出来,就看我们是不是勤于观察善于分析,如果是这样总是可以发现破绽的。

(三)换位思考以防被诈。我们要经常站在敌人的立场上进行思考,设想我是对方我会采取怎样的行动,然后看敌人的所作所为与自己所设想的是否相同,如果完全相悖,那么就应该防范敌人,以免被诈。

声东击西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六计: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政治谋略案例

唐伯虎装疯卖癫巧脱身

唐朝书画家唐伯虎,与祝允明、徐祯卿、文徵明齐名,时人称之为“吴中四才子”。

关于他一生的风流韵事传说有很多,这位江南才子,不但善于周旋于红粉翠绣之间,而且能够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运用计谋保全自己。

明孝宗弘治年间,宁王朱宸濠妄想起兵谋反,他特地在南昌城南建立了一座阳春书院,并且用重金到处招聘人才,打算发展自己的势力,为起兵篡位做准备。

宁王久闻唐伯虎的才名,早想延揽到帐下为己所用,于是特地派人带重金到苏州去礼聘他。

唐伯虎不知是计,还以为宁王求贤若渴,当下应聘来到了宁王府。到南昌以后,朱宸濠对他倒也不错,处处以上宾礼节相待,并拨出一栋别墅让他居住。

唐伯虎在南昌住了半年以后,渐渐觉察出气氛有点不对味儿,因为和朱宸濠平时来往的都是些江湖义士,各方豪强,他们常常聚在一起密谋着什么。

唐伯虎看出他们心怀不轨,有意图谋反的迹象。他感到宁王府是个火坑,必须想方设法脱险,但怎样才能脱身呢?

唐伯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效仿孙膑装疯卖痴起来。

宁王派人给他送来东西,他借酒撒泼,将东西全部打翻在地,并对前来侍候他的几个婢女大发淫威,又是暴打又是追逐,吓得婢女们谁也不敢靠近他。

宁王见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以为他是在装疯,就偕同王妃一起前去探个虚实。唐伯虎老远看他们来了,就脱光衣服赤身裸体地在那里跳舞。

朱宸濠恼羞成怒地说:“谁说唐伯虎是一位贤士,我看他不过是一个疯子,色情狂而已!”立即下令把唐伯虎赶出宁王府,永不叙用。这样,唐伯虎平平安安地回到老家苏州去了。

事情果然不出唐伯虎所料,宁王起兵谋反,被巡抚王守仁镇压,将他的老巢南昌攻下,平定了叛乱。

事发后,那些被他待为上宾的名士们,都被列为逆党诛杀,无一幸免。只有唐伯虎佯装癫狂脱身而去,所以才没有受到株连。他在苏城桃花坞筑室安居,终于安享天年。

唐伯虎是一位极为聪慧而有才能的人,他的一生,表面上狂放洒脱,放荡不羁,其实政治上的不得志和怀才不遇一直郁积在他的心底。在南昌目睹了宁王的所作所为以后,他很快判断宁王将有异志,于是巧妙地设计脱身,保全自己。他知道如果辞官回乡的话,宁王一定不会答应,弄不好还会怀疑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借酒装傻,见东西就砸,见女人就追,采用这些表面上“声东”的假象,令宁王加倍反感,直至最终下了逐客令,达到了自己避免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击西”目的。

声东击西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六计: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军事谋略案例

班超示假于敌平莎车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向北边的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5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两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自己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让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1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10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赶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惨重的报告,知道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耿明妙计一战得双城

东汉时期,刘秀称帝之后,曾派建威将军耿明去讨伐张步。为了抵挡耿明,张步命令弟弟张蓝带精兵两万驻守西安,又派诸太守一万余人守临淄,两地相距不远,互成掎角之势。

耿明大军到后,发现西安城小而坚固,守城的兵将全是精锐,临淄为大城,守军松懈,很易攻破。

耿明心中有数,即命令全军攻打西安,攻打时间是第五天。张蓝听到消息后也日夜练兵,严加防卫。

第五天的半夜,耿明集合全军,命令攻打临淄。将士们皆吃一惊,不少人认为攻打西安早已准备,总比攻打临淄方便些,都想不通。耿明说:“不然,西安守军已知我军前去进攻,日夜防安,自顾不暇,根本顾不上救别人;临淄军根本想不到我军能突然而至,防不胜防,不难攻破。我军先攻下临淄,致使西安孤立,隔断了西安与张步的联系,张蓝只得弃城而逃,可以一举两得。如果先打西安,一时攻城不下,会增加我军伤亡。其次,即使攻下西安,敌军张蓝会率兵退守临淄,两军会合,也不好对付。最后,我军深入敌境作战,不宜久战。拖上十几日,我军粮草会供应困难。”

众人猛醒,一个个争先恐后,要做打临淄的先锋。

果然,临淄并无准备,兵临城下,才如梦方醒,不到半天城池就被攻下。张蓝听说后,果然弃城而逃;耿明不费一兵一卒,又得一城。耿明“声东击西”一计,共得两城。

声东击西意思故事出处-三十六计第六计: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商战谋略案例

稻盛妙施奇招占市场

1962年,京都窑业公司的稻盛和夫只身前往美国。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开拓美国市场,而是为了打进日本本土的市场。

三年来,稻盛和松风工业公司的一名职员,共同创建经营京都窑业公司,他们拼命工作,终于使公司业绩蒸蒸日上,这对一个不到100个职员的无名小公司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唯一使他们烦恼的是,经常有一些款数大的订单,大得使他们不敢冒险轻易接受。因为超过正常的进度而大幅度扩充人才和工厂,反而容易造成人事与资金的状况恶化,甚至有倒闭的危险。

所以稻盛决定暂时不接这种大订单,而努力奔走推销公司的产品,积极说服各个厂商试用。但是,当时美国制品占有大半的市场,大的电器公司只信任美国的制品,根本不采用日本厂商生产的东西。面对这种局面,稻盛灵机一动,既然日本市场犹如铜墙铁壁般难以打入,不如以奇招取胜。这一招就是使京都窑业公司的制品变成美国产品。

他的做法就是使美国的电机工厂使用自己公司的产品,然后再输入到日本,以引起日本厂商的注意。届时,再来开拓日本市场就容易多了。

而美国厂商不同于日本的厂商,他们不拘泥于传统,崇尚合理及自由,不管卖方是谁,只要产品精良,经得起他们的测试,就可以采用。

话虽如此,但是想在美国推销产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稻盛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一家一家地拜访,访遍所有电机、电子制造厂商,却一再遭到失败,但稻盛并不气馁,终于在拜访数十家之后,碰到得克萨斯州的路缅公司。

这个公司为了生产阿波罗火箭的电阻器,正在找寻材料,经过非常严格的测试后,京都窑业的产品终于击败西德和美国许多有名大工厂的制品,而获得采用。

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正是稻盛所希望的。京都窑业公司的产品获得路缅公司的好评被采用后,许多美国的大厂商也陆续与他接触,采用了他们的产品,这一切终于使稻盛如愿以偿,将产品输出到美国,使它成为美国产品后再运回日本,就这样在旦夕之间打响了知名度,而获得日本厂商的信赖和承认。

产品欲进日本,先去美国,稻盛的这一记奇招,使得公司产品打入铜墙铁壁般的日本市场,这正是“声东击西”的最佳运用。

三十六计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