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共三段,皆为韵文。每段韵文,由若干句对仗的联语组成。每句皆押“平水韵”下平声“二萧”韵。本篇每句句末的韵脚字,“骄”“遥”“谣”“雕”“消”“朝”“潇”“桥”“昭”“韶”“瑶”“腰”“瓢”“箫”“娇”“摇”“晁”“宵”“苗”“髫”“鸮”等,在传统诗韵(“平水韵”)里,都归属于下平声“二萧”这个韵部。这些字,在普通话里,韵母都含“ao”,有的带韵头“i”,有的没有韵头;声调有读第一声的,有读第二声的。需要注意的是:普通话“ao”韵母的字,并不都属于“平水韵”下平声“二萧”韵,也有可能属于下平声“三肴”韵、“四豪”韵。它们在普通话系统里,韵母虽然没有区别,但在“平水韵”系统里,却是三个不同的韵部,只能算邻韵,填词时可以通押,写近体诗时不可通押。
《声律启蒙·二萧》原文
二萧
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账货,春朝频泛绿杨桥。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八千路,廿四桥。总角对垂髫。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贾谊赋成伤《疆鸟》,周公诗就托《鸱鸮》。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
;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声律启蒙·二萧》拼音版
二箫
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绿杨桥。
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八千路,廿四桥,总角对垂髫。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贾谊赋成伤鵩鸟,周公诗就托鸱鸮。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二萧·其一
明蟾常彻夜
恭对慢,吝对骄。
水远对山遥。
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
乘五马,贯双雕。
烛灭对香消。
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
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
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账货,春朝频泛绿杨桥。
注释
1雪赋:谢庄作有《雪赋》。
2风谣:李密侍观省风谣。
3乘五马:汉代制度太守车乘配驷马,加秩二千石乘五马,后来五马成为太守的代称。
4贯双雕:唐朝高骈曾一箭射下双雕。另外,北周的长孙晟护送北周公主远嫁突厥时,也曾一箭射下双雕。
5烛灭对香消:两者都指人死去之意。“香消”专指女人去世,“烛灭”则男女通用。
6明蟾:明月。
7骤雨不终朝:语见《老子》,意为大雨时间不会长。
8关河: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9红蓼: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
10鶸(x灯期(chi):水鸟名。
译文
恭敬对傲慢,吝啬对放纵,水远对山遥。松木做的长廊对竹子做的栏杆,高深优雅的辞赋对通俗浅显的民谣。乘着用五匹马拉的车子,一箭射中两只大雕,烛灭对香消。明亮的月光能照耀整个夜晚,暴雨却下不了一整天。高高的阁楼上有阵阵凉风吹过,遥远的边关下着绵绵细雨。傍晚的时候,几只鹭鸶经常在开着红蓼花的河岸飞翔;清早的时候,一对鸳鸯频繁地在种着绿杨树的桥下戏水。
典故
明蟾当空
明蟾,就是明月。明蟾常彻夜,就是明月常常彻夜照亮天空。著名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发问:“月亮有什么样的德行,缺了又圆?
月亮有什么利益,让蟾蜍常居其腹?“
早在战国以前,民间就传说月中有蟾蜍。这是因为用肉眼观察月中阴暗部分,隐约可以看到如同蟾蜍形状的影子。
古代民间很珍视蟾蜍,认为它是长寿灵物。为此,人们把蟾蜍视为辟兵神物和致富灵物。因为人们相信月中有蟾,所以又将月宫俗称为“蟾宫”;又因月圆如盘,故又称“蟾盘”或"蟾光”。例如,唐代诗句就有“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等诗句。
二萧·其二
夜月凤台箫
开对落,暗对昭。
赵瑟对虞《韶》。
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
羞攘臂,懒折腰。
范甑对颜瓢。
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
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
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
注释
1昭:明白。
2赵瑟对虞韶:“赵瑟”为战国时赵国君主所鼓之瑟,秦、赵会于渑池,秦王日:“闻赵王好音,请鼓瑟。”赵王鼓瑟,蔺相如日:“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罐。”秦王不许,相如迫之,秦王乃亲击罐。"虞韶”则指虞舜所作之乐曲。
3招(yao):小车。
4羞攘臂:冯妇攘臂下车搏虎,为士人所羞笑。
5懒折腰:陶渊明羞为五斗米折腰。
6范甑对颜瓢:范丹家贫,无米可炊以至蒸饭瓦盆都生灰了。孔子弟子颜回箪瓢屡空(箪,盛饭竹器:瓢,饮水用具),生活非常贫困。两人都指代贫困而有节操的贤士。
译文
开放对凋零,阴暗对明显,赵王奏过的瑟对禹舜所作的曲。轻便的车对驿站的马,漂亮的绸缎对名贵的玉石。冯妇挽起袖子就下车搏斗,被人嗤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令人敬佩。范丹的空锅对颜回的陋瓢。冷天在绣着鸳鸯的帐篷里喝酒,月夜在凤凰停过的高台上吹箫。舞女的腰肢像杨柳枝一样柔软婀娜,美女的容貌像海棠花一样娇艳妩媚。热衷于游乐的人春天到处踏青,南面小路两旁的青草散发出阵阵芳香;悠闲的人夏天躲避炎热,东边屋子旁的芭蕉叶摇动着绿色的影子。
典故
赵王鼓瑟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
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见面,互修友好。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赵王推辞不去不好。就劝赵王去:“秦王约您会议,如果大王不去,那就显得赵国力小而胆怯了,还是去好。”
赵王听从了廉颇、蔺相如二人的建议,与蔺相如一起去了。
廉颇带领大军把赵王送到边境,临分手时对赵王说:“这次大王去渑池,路上来回的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前后不会超过30天。为了防止意外,要是过了这个日期大王还未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了。
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备秦国的进攻。
到了渑池,见到秦王,双方行过礼,便在筵席上叙谈。酒到中巡,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鼓瑟,我这里有瑟,就请你奏一支曲子助助兴吧!”
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这时,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鼓瑟。
蔺相如见此不悦,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我这里有个缶,请你敲敲缶让大家高兴高兴。”
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不答应。蔺相如又端起缶走过去,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敲。蔺相如就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拼着一死,也要溅你一身血。”
秦王的侍卫看到秦王受到胁迫,慌忙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双眼,大喝一声,吓得侍卫连连后退。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勉强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也把这件事情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
二萧·其三
风柳舞纤腰
班对马,董对晁。
夏昼对春宵。
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
八千路,廿四桥。
总角对垂髫。
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
贾谊赋成伤《疆鸟》,周公诗就托《鸱鸮》。
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
;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
注释
1班对马:班,指班固,著《汉书》。马,指司马迁,著《史记》。
2董对晁:董,指西汉经学家董仲舒。晁,指西汉名臣晁错。两人都博通经籍。
3八千路:唐人诗:“八千里路透神京。"
4廿四桥:唐杜牧《寄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第?”二十四桥在扬州,为当时名胜。
5总角对垂髫:古时男女未成年之前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称为总角。垂髫:古时小孩扎起而下垂的头发。
6贾谊赋成伤鹏鸟:鸭,一种不吉祥的鸟,西汉学者贾谊打伤了入室的鸟,并作《鸟赋》。
7周公诗就托鸱鹗:管叔和蔡叔流言周公有异心,周公作鸱鹗之诗以明志。
译文
班固对司马迁,董仲舒对晁错,夏天的白昼对冬天的夜晚。打雷的声音对闪电的光亮,麦穗对禾苗。八千里路,二十四桥,小孩对幼童。面容娇嫩,像沾着露水的桃花,腰身纤细,像随风舞动的柳枝条。贾谊写下《鵩鸟赋》抒发自己的感伤,是因为他曾经看到过不吉利的鵩鸟;周公创作《鸱鸮》表明自己的心志,是因为他曾经被流言秽语污蔑。到幽静的山寺寻访僧人,哪知道刚到那里就没了兴致;在长亭送朋友远行,心情不知不觉变得十分伤感。
典故
班固受召修史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即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
班固自幼聪慧,9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学习。
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后,班固返回乡里。在此期间,他在其父亲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
明帝时,班固曾任兰台令史,就是中央档案典籍的管理员,并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写成《世祖本纪》。不久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
班固在任期问,显露出卓越的才华,得到汉明帝的赏识。汉明帝鉴于班固具有独力修撰汉史的宏愿,也希望通过班固进一步宣扬“汉德”,特下诏,让他继续完成所著史书。班固从私撰《汉书》到受诏修史,是一个重大转折,对于《汉书》的完成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从此,班固不仅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有皇家图书可资利用,而且有了明帝的这一旨意,使他撰史的合法性得到确认,再也不用担惊受怕。
由于具备了这些条件,班固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撰史的事业中。
撰史进度大大加快,到汉章帝时基本完成。
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
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永元四年,窦宪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借机罗织罪名,捕班固入狱。同年,班固死于狱中,当时只有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