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兑法灵蓍原文案例
原文
损兑法灵蓍。损兑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溪。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案例
宋神宗年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他的政敌弹劾下狱。宋神宗以及太后都知道苏东坡可能是因为才高而被忌妒了,于是他们就想出一个方法来试探苏东坡。
一天夜里苏东坡正要入睡,忽有一人走进囚室,放下一个箱子做枕头,倒地便睡。
东坡以为他是新来的囚犯,未予理会,只管安睡。不料在天快亮时,那人推醒东坡,对他说:“恭喜,你安心吧,不用愁了。”原来那人是皇上派到狱中观察东坡的太监,他回宫里禀报:“苏轼很安静,夜间睡得很沉。”
神宗点头说:“我知道他问心无愧。”
不久,苏轼就被释放出狱了。
宋神宗从苏轼安然入睡的小事上,得知他内心无愧,可谓有识人之明。
我们可以从宋神宗的这种见微知著的“察人术”学到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我们应该多注意细节,善于观察分析事物。细节往往能够决定事物的成败,它也同样适用于人才的选择,因此,作为一名领导者,就要学会从细节之处考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