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言
原文
安、徐、正、静,其柔节先定。善予而不争,虚心平意,以待倾。右主位。
案例
鬼谷子认为,人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纷争。人际交往上最重要的是谦虚和蔼、平等待人、平易近人。
宋代有个叫韩琦的人,曾同范仲淹一道推行新政,北宋时长期担任宰相职位。韩琦在定武统率部队时,夜间伏案办公,一名侍卫拿着蜡烛为他照明。那个侍卫不小心一走神,蜡烛烧了韩琦鬓角的头发,韩琦没说什么,只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又低头写字。过了一会儿一回头,发现拿蜡烛的侍卫换人了,韩琦怕主管侍卫的长官鞭打那个侍卫,就赶快把他们召来,当着他们的面说:“不要替换他,因为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军中的将士们知道此事后,无不感动佩服。按理说,侍卫拿蜡烛照明时不全神贯注,把统帅的头发烧了,本身就是失职,韩琦责备一句也是应该的,即使不责备,挨烧时“哎呀”一声也难免。可他不但忍着疼没吱声,还怕侍卫受到鞭打责罚,极力替其开脱。他这种容忍比批评和责罚更能让士兵改正缺点、尽职尽责,而且韩琦统率的是一个大部队,事情虽小,影响却大,上上下下无一不晓,谁不愿意为这样的统帅卖命呢?
韩琦镇守大名府时,有人献给他两只出土的玉杯,这两只玉杯表里毫无瑕疵,是稀世珍宝。韩琦非常珍爱,送给献宝人许多银子。每次大宴宾客时,总要专设一桌,铺上锦缎,将那两只玉杯放在上面使用。结果有一次在劝酒时,被一个官吏不小心碰到地上摔个粉碎。在座的官员惊呆了,碰坏玉杯的官吏也吓傻了,趴在地上请求治罪。可韩琦却毫不动容,笑着对宾客说:“大凡宝物,是成是毁,都是有一定的时数的,该有时它献出来了,该坏时谁也保不住。”说完又转过脸对趴在地上的官吏说,“你偶然失手,并非故意的,有什么罪呢?”这番话说得十分精彩!玉杯已经打碎,无论怎样也不能复原,责骂、痛打一顿肇事者吧,徒然多了一个仇人,众位宾客也会十分尴尬,好端端的一场聚会便不欢而散,也会大大有损自己的形象。而韩琦此言一出,立刻博得了众人的赞叹,而肇事者对他更是感激涕零,恐怕给他做牛做马也心甘情愿了。
元代吴亮在谈到韩琦时说:“韩琦器量过人,生性淳朴厚道,不计较疙疙瘩瘩一类的小事。功劳天下无人能比,官位升到臣子的顶端,但不见他沾沾自喜;经常在官场的不测之祸中周旋,也不见他忧心忡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做到泰然处之,不被别的事物牵着走,一生不弄虚作假。在处世上,被重用,就立于朝廷与士大夫们公平议事;不被重用,就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一切出自真诚。”韩琦一生处于危险之地,而又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为什么呢?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天下之事,没有完全尽如人意的,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这样,连一天也过不下去。即使是和小人在一起时,也要以诚相待。只不过知道他是小人,就同他少来往罢了。”这就是韩琦处世高人一筹的秘密。
能够做到心平气和、与世无争的人,不仅能够减轻自己本身的负担,还能获得他人的尊重,甚至还有可能使自己声名远播,何乐而不为呢?
心平气和、与世无争并不等于做一个无名无用之人,更不等于逃避;相反,与世无争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心静自然远离虚浮,心平气和自然与世无争。追求与世无争的境界更多的是在挖掘自身内心的快乐,要超越他人,首先就需超越自己,如果连自己都征服不了,又怎么能够去征服别人呢?
平和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美德,秉持平和的心态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对待世间的人和事,既尊重自己,又能赢得别人的尊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有利于建立自己良好的人脉关系网络。
原文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案例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作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应该做到耳聪目明。所谓的耳聪目明就是指眼睛贵在辨别事物,明亮的双眼,除了要看清东西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灵敏的耳朵,除了要听见声音外,最重要的是要听出“弦外之音”。心贵智则是说:既然要用心来想问题,那就要认真分析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假如我们能够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把众人清楚明白的事情加以整理吸收,变成自己的想法,那么,世界上就没有看不透的事物。
能做到明察秋毫、不被假象所迷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生活与工作中,真正能够做到位的并没有多少。要想做到明察秋毫、不被假象所迷惑,只有擦亮自己的眼睛,透过表面的现象去看事物的真实本质,认真分析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唯有如此,才不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要想做到明察秋毫,就必须广开言路。广开言路方能集思广益,集思广益方能让自己心知肚明。
《吕氏春秋》上有则历史故事说:周武王在具备灭纣条件后,专门派人窥探殷纣的政局,待机而动。暗探第一次报告:“殷其乱矣。”他问:“乱到什么地步?”暗探说:“邪恶胜于忠良。”他认为还没到时候,令再探。第二次报告:“其乱加矣。”他问:“乱到什么地步?”暗探说:“贤者出走矣。”他认为还没到时候,命再探。第三次报告:“其乱甚矣。”他问:“乱到什么地步?”暗探说:“百姓不敢诽怨矣。”他认为百姓被苦害到敢怒不敢言的地步,是动手的时候了,立即兴兵伐纣,一举成功。
从这个历史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真正可怕的是“百姓不敢诽怨”,也就是大家有话不敢说。明代思想家方孝孺说过一句很值得深思记取的话:“国之将兴,唯恐人之无言。国之将亡,唯恐人之有言。”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大凡一个朝代的兴亡,都与如何对待“言”有关。周厉王不让百姓说话,凡给他提意见的都被处死,弄得国人“道路以目”,人们都不敢讲话,结果不久,国家便完蛋了。“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对“言”只能疏,而不能堵,这是一条历史经验。
眼睛是明亮的,那就要看得清视野以外的东西;耳朵是灵敏的,那就不要听信他人的谗言,否则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让自己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当自己颇有成绩时,不要居功自傲,更不要盛气凌人,遇见比自己高明的人要虚心向其学习,千万不要让嫉妒心毁了自己。
刘备死后,刘备之子刘禅继位成为蜀国第二任皇帝,军国大事先后全权委任于诸葛亮,因此,诸葛亮成了蜀国政权的实际主持者。
在人们的心目中,诸葛亮有着很高的威望,但他并不因此居功自傲,而是经常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当时丞相府里负责文书事务的主簿官叫杨颙。他对诸葛亮的事必躬亲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杨颙说:“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上下之间分工应该不同。”他还举出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例子,劝诸葛亮不必亲自处理一切文书,少过问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该有所分工,自己应主抓军政大事。如此也可以不必太劳累!诸葛亮对于杨颙的劝告和关心很是感激,但他怕有负刘备所托,仍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
杨颙病死,丞相诸葛亮获悉噩耗后亲临祭奠,十分悲痛,连续哭了三天,双眼都哭肿了。为了鼓励下属踊跃参与政事,诸葛亮特地写了一篇文告,号召文武百官,朝廷内外人士积极主动地发表政见,反复争议。这篇文告就是《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他在文中写道:“丞相府里让大家都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议,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后来,诸葛亮从汉中给留府长史参军张裔和蒋琬写信,提到杨颙和丞相西曹令史赖宏的死时这样写道:“令史失赖宏,掾属丧杨颙,为朝中损益多矣。”
原文
听之术曰:勿望而许之,勿望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欤!右主听。
案例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从别人的见解中吸取合理、有益的成分,以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减少失误,取得成绩。故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是每一个有志者必须具备的品格。高山可以见顶端,深渊可以测深度,而那些心境正派、城府极深的人,不仅无法用肉眼看穿,更加无法测量其深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去做一个能听取他人意见的人。
任何一个人由于受客观条件所限,主观上不可能对事物作出绝对正确的判断,因此必须听取他人的意见以增加对事物判断的正确性,但这不是说不要主见,相反,在听取他人的意见后要综合自己的观点以作出结论。要让自己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就不要固执己见,更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要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他人的滔滔不绝,不要轻易去打断,更不要表现得不耐烦。那些不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人,不但不能够博得他人的好感,甚至还将自己的言路给封闭了,这样一来,他就只能生活在自己已知的世界里。
西汉高祖乙未十二年(公元前194年)秋,黥(音同晴)布反叛,汉高祖亲自率军征讨,中间多次派人回来询问萧相国在干什么。萧相国因为皇帝带兵外出,就安抚勉励百姓,拿出自己全部家产捐助军费,如同讨伐陈豨叛乱时一样。有一位门客劝告他说:“大人灭族不会很久了。大人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可以再加功吗?然而自从大人当初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几年了,老百姓都亲附您,您还在孜孜不倦地办事而得到民众爱戴。皇上之所以屡次询问大人的情况,就是害怕您摇撼关中啊!如今大人何不多买些田地,低价出租以玷污自己的声誉?只有这样,皇上才会安心。”于是,萧何依从了这个建议,汉高祖才大为高兴。
萧何被汉高祖刘邦评价为“功劳第一”,足以见其过人之处。他能够在犯了未看清局势的错误之后,听从别人的建议,知错就改,足见智慧和勇力之非凡。一般来说,人的思维总是容易陷入定式,而缺乏灵活应变的能力。至于经常要面对繁杂琐事的管理者,就更容易陷入政治公式,倾向于机械的思维方式。尽管萧何是了不起的大政治家,也同样会犯这个毛病。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能完全依靠自身。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中肯建议并虚心接受,自然可以改正错误,避免危险。但是如果是刚愎自用的领导者,拒绝采纳建议,那就大祸临头了。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把高傲的态度也看成是一种僵化思想的表现,那么思想的僵化可能会是全方位的。只有保持虚心的态度,不让态度也僵化掉,才能保持自身的活力,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萧何在功成名就之后,还能保持虚心的态度,是所有领导者应该学习的优秀品质。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善于听取他人不同的意见,并虚心采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失误的出现。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善于听取各方不同的意见,尤其是与自己相悖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每个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原文
用赏贵信,用刑贵必。刑赏信必,验于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右主赏。
案例
鬼谷子说:“用赏贵信,用刑贵必。”假如要行赏,那就要说到做到,不能出尔反尔,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守信用之人;假如要惩罚,那就一定要以理服人,做到公平、公正,让人心服口服。对他人行赏时,除了要一言九鼎外,还应加大宣传的力度,让众人知晓并以此作为榜样。即使没有亲眼看到他人行赏,也能因榜样的事迹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正义的力量也就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当正义的力量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时,那些奸险小人就无处藏身了。
军队中如果不能做到赏罚分明,就会出现纪律不严,士气低落的现象。
因此,古代治军严谨的将领都十分注重赏罚分明,正所谓“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赏罚也是领导的重要手段,“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孙武是齐国人,因为精通兵法,被吴王接见。吴王说:“先生的十三篇兵书,我都已经拜读过,可以试着训练一下队伍吗?”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问:“可以用妇女试试吗?”孙武说:“可以。”吴王就答应了他,叫出宫中美女,一共是一百八十人。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让吴王宠爱的两个姬妾分别担任队长,叫她们都拿上一支戟,命令她们道:“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左右手和背吗?”妇人们说:“知道。”孙武说:“向前,就看你们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妇人们答道:“是。”号令交代清楚之后,孙武就陈设了斧钺等刑具,当即又把宣布过的纪律反复交代好几遍。于是击鼓传令,让她们向右,妇人们哄堂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又反复交代了好几遍,然后击鼓传令,让她们向左,妇人们又大笑。孙武:“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这些既然已经明白,却不按照命令去做,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说罢便要杀左、右两队的队长。吴王在台上观看,看到要杀自己心爱的姬妾,大吃一惊,急忙派使者传达命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我如果失去这两个妃子,连吃饭都会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她们!”孙武说:“我既然奉命做了将领,将领在军队中,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最后还是杀了这两个队长示众。孙武接着派每队的第二个人担任队长,继续击鼓操练。妇人们向左向右、上前退后、下跪起立都符合命令和纪律的要求,没人敢吭声。
治乱世用重典,这是行之有效的法则,治军也强调纪律的严明,关键是必须做到赏罚分明,言必信行必果。孙武能够将吴王心爱的妃子法办而不徇私,确实有大将风范。在现实生活中,管理部门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纪律涣散,人心浮躁,甚至还有派系纷争,乌烟瘴气。铁腕领导者要对这样的部门进行治理,就必须有果敢的精神,将为首的惹事者,违反纪律之徒加以严惩,而且事不宜迟,越快越好。倘若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顾念人际关系的影响,避免面对人事冲突,任由局势继续恶化,最后还是难辞其咎,根本就不可能两全其美。假如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下姑息养奸,只能说明他缺乏魄力,是一位不称职的领导者。
当然,只有铁腕领导者才能够进行如此大张旗鼓的整顿工作。如果领导者在心理素质和管理技术上有所欠缺,这个方法可能收效甚微。没有金刚钻,哪能揽瓷器活?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者需要有自知之明。
原文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案例
天时、地利、人和是治理好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要素。可是这三个要素的实际情况从哪里来呢?四面八方究竟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要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等等,都是需要靠自己亲自去实践、亲自去探索的,否则就无从知晓问题的根源。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第一线,深入百姓中去寻求答案,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要敢于下问,不耻下问,直至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止。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听了微笑着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无不妥之处。”
听了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最终服气了。
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是主张人们要善于向别人问疑,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孔子的话是有所根据的,不是想当然的发挥。
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八个字来看,对一般人来说,敏而好学以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而不耻下问就非常之难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而勤奋罢了,这方面的典型,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甚至“头悬梁,锥剌股”等。而不耻下问则是要向不如我们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在内。
人们的天性往往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如果自己位卑,自己能力弱,自己孤陋寡闻,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似乎没有什么,不以为耻。一旦反过来,以位尊求教于位卑,以能力强求教于能力弱,以博求教于寡,便立即感到脸上不光彩,耻于开口了。
尽管“不耻下问”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真正实行的人又有几个呢?
当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要虚心向周围的前辈请教,即便年龄小于自己,学历或地位低于自己,也应该虚心请教,而且要显示出自己的诚心,不要以此为耻。这种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态度,是十分可贵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仅仅被一根麻绳拴住的大象永远不知道自己只需要稍微用力就可以获得自由,躲在窝里的母鸡永远不知道头顶的天空是多么的宽广,井底之蛙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的美丽。大象只需要稍稍用力挪动身体就能重新获得自由,母鸡只需要努力就可以飞过栅栏看到广阔的天空,青蛙只要坚持也能够爬出深井欣赏外面美丽的风景。可是它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是因为它们受到一点挫折就止步不前,甚至从来没有去尝试,从来不去实践。
原文
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所以来,因而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掌之。因之循理,固能久长。右主因。
案例
本篇中,鬼谷子所要阐述的道理,通俗地说就是:人生在世,遵循规律就可以达到心想事成的目的。换而言之,世界万物纷繁复杂,当人们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时,都会停下脚步用心去分析,企图了解和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如果顺应这些规律,就可以达到心想事成的目的,因此,心是各种问题的统治者。
凡事都遵循规律办事,会化繁为简。作为一国之君,对那些能够为国家立下功劳的人,应该给予他相应的赏赐,而对那些不仅没有立下功劳,反而做错事情的人,就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国君会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并尽量满足各自的需求,因此,国家上下,同心同德,这样,国君也不用太过操劳。
成功之士懂得其中的奥妙,因此非常善于按照其中的规律来满足他人的需求,长此以往,其领导的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
一天,刘邦在洛阳附近看见许多将军围在一起大发牢骚,可正当自己走近他们的时候,又听不到在说些什么,只见将军们面有愠色,看样子对刘邦挺有意见。于是刘邦就去问张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张良如实汇报说:“将军议论着准备造反!”
张良的话着实把刚做了汉朝皇帝的刘邦吓了一大跳。天下才刚刚平定,又有人出来造反,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安定的日子呢?于是他赶忙向张良刨根问底,要他想出一个合理的对策,张良分析说:“陛下斩蛇起义,是靠这些将士们出生入死才夺取了天下。秦朝被陛下推翻,项羽也被陛下打败,如今,陛下当上了皇帝,将军们现在关心的自然就是分封土地和授予官位的事情了。可是,陛下分封的二十多人中,都是萧何、曹参等陛下最为亲近的人,处分的都是那些和陛下有怨恨的人。现在,将军们一边在盼着陛下快快分封自己,一边又担心土地有限,轮不到自己。还有一些人害怕平时得罪过陛下,会遭到陛下的处置。所以他们才聚集在一起密谋发难。如果处置不当,定会出现内乱。”
刘邦忙问:“事到如今,那我该怎么办呢?”
张良接口说道:“我有一计,可以改变这个局面。陛下请告诉我,平时最恨的而且将军们都知道的人是谁?”
事已至此,刘邦只得如实回答,他顿了顿说:“雍齿,此人作战勇猛,立过许多战功,在将士们中也有威望。可是他居功自傲,说话没头没脑,不分君臣,几次让我在大臣面前难堪。我恨不得杀此人,痛痛快快地出口气。但想到那时正是用人之际,也就忍了。”
张良拍手笑道:“这就好了,请陛下立即封雍齿为侯,如此一来,那些有战功而担心陛下为难他们的人,一看陛下连最恨的人都分封了,那还有什么顾虑呢?顾虑自然会烟消云散,还愁他们会造反吗?”
刘邦采取了张良的建议,于是设下酒宴,当着大臣和将军们的面,封雍齿为什方侯,又让丞相、御史加快定功封赏的进度。
几天前还准备闹事的将军们吃过酒宴后,高高兴兴地说:“现在好了,什么都不用愁了,连陛下最恨的人都分封了,那我们就等着陛下的分封奖赏吧!”
张良小小的一计,便安定了汉初的局面。
刘邦采纳张良的计策迅速又及时,才得以稳定天下,安定臣民。如果刘邦对于实施张良的计策稍稍迟疑,又或者他根本不把张良的计策放在心里,而是一意孤行,将雍齿杀害,那么将军们准备造反的事情就会得以实现,这也正体现了刘邦广阔的胸襟。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急功近利,对待事情不能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对待他人的建议不理不睬、听之任之,以致造成不良的后果;也有不少人虽然对自己的前途有良好的规划,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往往想到了这一方面却忽视了另一方面,以致事情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如果我们能够停下脚步认真思考,分析事情变化的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原因,并迅速果断地进行相应的处理,事情便会朝向好的一面发展。
所以说,无论你做什么,一定要遵循规律,即使是历史的潮流也在遵循规律,规律如果被破坏,一切就会变得不和谐。放下自己的执著心、虚荣心、好胜心,保持一颗平常心,什么事情都能冷静地对待,虽然会遇到不公平,但如果你微笑地去面对,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原文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右主周。
案例
鬼谷子认为,人应该做到懂得情与理。我们的生活中,想要把事情办得周全,就必须能听进去多方意见和建议,多分析,多研究,多实践。
作为一国之君,一定要广泛了解外界的信息,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各种事情处理得极为周全,并尽量把各种关系处理平衡,这样才不容易发生叛乱。如果不能将问题考虑得细密、周全,凡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就会有人从中浑水摸鱼,趁机钻空子,最终导致不良局面的出现。
虢国的国君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他平日里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意见,因此聚集在他身边的是一些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治理国家的小人。当虢国灭亡的那一天,那一群误国之臣也一个个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愿意顾及国君,虢国的国君总算侥幸地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来。
这个车夫载着虢国国君,驾着马车不顾一切地逃至荒郊野外。此时,国君垂头丧气,又渴又饿,车夫赶紧将食品袋取出,并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粮,让国君吃喝。国君感到很奇怪,车夫的这些食物是哪里来的呢?于是他在吃饱喝足后,便询问车夫:“你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的呢?”
车夫恭敬地回答国君说:“我事先就已经准备好了。”
国君又问:“你为什么会事先作好这些准备呢?”
车夫回答说:“我是专替国君作的准备,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饥、解渴。”
国君听了,心中大为不悦,继续问道:“你知道我会有逃亡的这一天吗?”
车夫仍然毕恭毕敬地回答说:“是的,我相信迟早会有这一天的到来。”
国君对车夫的话很是生气,继而愤怒地斥责车夫道:“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过去不早点告诉我?”
车夫说:“忠言逆耳,国君不喜欢听这些对国家有益的谏言,国君是一个只喜欢听奉承话的人。如果是提意见的话,哪怕再有道理,国君您也不爱听。我要给国君提意见,国君不但听不进去,说不定还会将我处死。那样的话,您今天便会连一个跟随的人也没有,更不用说谁来给国君吃的、喝的了。”
车夫的这番话让国君气得暴跳如雷。车夫见状,心知这个昏君已经无可救药,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于是连忙谢罪说:“国君息怒,是我说错了。”
马车走了一程又一程,两人都不说话,国君憋不住了,便开口问道:“你说,我到底为什么会亡国而逃,落到这般田地呢?”
车夫只好违心地说:“是因为您太仁慈贤明了。”
果然,国君听后,很是高兴,颇感兴趣地接着问:“为什么仁慈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家享受快乐,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反而会逃亡在外呢?”
车夫说:“因为除了国君是个贤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所以才造成了您逃亡在外的原因。”
国君听后,心情十分舒畅,一边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一边美滋滋地自言自语说:“唉,难道贤明的君主就该如此受苦吗?”他头脑一片昏沉,困意来袭,于是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而此时,车夫总算是看清了这个昏庸无能的虢国国君,他认为跟随这种人实在是太不值得了。于是,车夫将自己的腿慢慢地从国君头下抽出,换一块石头给他枕上,然后离开国君,头也不回地走了。
听取意见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只能听进正面的意见,而容纳不了反面意见的话,就会落到像虢国国君这样的下场。这就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光要听取好的方面,更要思量坏的方面,凡事做到细致周全,那么,世界上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反之,如果一意孤行,执迷不悟,那么后果将是十分可悲的。
当今,我们身在职场,想要把事情办得周全,就必须多和他人交换意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进一步了解世间的变化。获得正确的信息是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内外信息不通,外面的真实情况就无从得知,事情的真实面目也就无从知晓,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更不用说考虑周全了。因此,不仅是国君,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办事考虑周全的好习惯。
有些事,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事后发现当初考虑不周,也属正常情况。有的国家,总统、议会作决策,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谁能料事如神呢?如果你发现自己考虑问题确实不如别人全面、有预见性,眼前的办法是多听听别人意见,集思广益会更稳妥一些。从长远说,怎样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恐怕还是得多学、多思、多实践。
原文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谙变更。右主恭。
案例
鬼谷子认为,人要做到洞察奸邪,就应该有千里眼、顺风耳、明察一切事物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要透过事物的层层表象,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学会洞悉对方的弦外之音,这样才不会大祸临头自己还懵懵懂懂地不知道原因。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识时务者当懂得时时处处察看,把握当权者的心理,随机应变,顺势而为,以得恩宠和善终。
明宣宗刚登基时,想用前朝的一些旧臣,便召见蹇义等数人,予以宠待,蹇义等人都奉承不已。只有户部尚书黄福刚正不阿。皇帝命他看戏,他却回答说:“臣生性不爱看戏。”又命他陪下围棋,他说:“臣不会下棋。”明宣宗便问他:“那你为什么不会下棋?”他回答:“臣年幼的时候,家父、老师管教很严,只教读书,不学无益的事,所以不会。”皇帝很不高兴。没过几天,皇帝便下诏说黄福年老,不必以政务去烦劳他,改任他为外官。这表面上是让他安闲,实际上是疏远了他。
正是因为黄福不善于官场权谋,没能顺应皇帝的改变而改变,不顺应时势,才被皇帝疏远。要顺应时势才能保全自己。
宋太祖初年,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从凤翔来到京城,和武行德、郭行我、白重赞、杨廷璋一起陪太祖饮宴。
宋太祖在宴席上说:“你们都是国家老臣,让你们长期防守边镇,处理公务,非常的繁忙,这本不是我优待贤臣的心意啊!”
王彦超立刻明白了宋太祖的心意,上前说:“臣没有什么功劳,长期以来受皇上您的荣宠,现在已经老了,希望讨得骸骨告老还乡,这是臣的心愿。”可是,武行德等人则陈说以前的累累战功。太祖说:“这都是过去的事了,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第二天,就免去了武行德的职务。
武行德没明白太祖的意思,被免去官职,而王彦超正是因为识时务,懂得顺应了太祖的意思,所以照样做官。
原文
循名而为,按实而定,名实相生,反相为情。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实生于德,德生于理,理生于智,智生于当。右主名。
案例
鬼谷子认为,名分和实际是互为产生的条件。也就是名实相符的意思。一个人,有一个好的名声,是因为这个人具备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并且为人谦虚低调,他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都遵循着相应的道德规范,能够受到众人的好评,一个人的名声越好,就越会按照道德规范行事,就越会受到他人的称赞,从而达到名副其实的境地。
好名声来自于好的外在行为。只要行善积德、为民造福,便可以带来好名声,只要所作所为名副其实,便可以确保长治久安。因此,可以说好名声来自于好行为,好行为来自于为民造福,为民造福来自于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来自于遵循事物的规律,遵循规律又来自于适当的分寸。这就是“名实相符”。
有句古话叫做: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首先就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正直之人。
以德立身,必须以自律为前提。严以律己,是一种可贵的人格精神,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君主如能以身示范,以自己的美德感化臣子,臣子们则会仰君主之德犹无声的命令。德化所之,无不望风披靡。同样道理,若居于君主地位者出现方向性错误,往往也会诱使部下们误入歧路。因此,君主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必须以身作则,谨防上梁不正下梁歪。
裴矩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代代红”式的人物,他一生侍奉过北齐、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窦建德、唐高祖、唐太宗,共三个王朝,七个主子,他在每一个主子手下都很得意。
隋朝时,他看出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便想方设法挑动炀帝的拓边扩土的野心。他不辞辛苦,亲自深入西域各国,了解各国的风俗习惯、山川状况、民族分布、物产服装等情况,撰写了一本《西域图记》,果然大得隋炀帝的欢心,一次便赏赐他五百匹绸缎,每天将他召到御座之旁,详细询问西域状态,并将他提升为黄门侍郎,让他到西北地区处理与西域各国的事务。他不负所望,说服十几个小国归顺了隋朝。
有一年,隋炀帝要到西北边地巡视,裴矩不惜花费重金,说服西域二十七个国家的酋长,佩珠戴玉,服锦衣绣,焚香奏乐,载歌载舞,拜谒于道旁;又命令当地男女百姓浓妆艳抹,纵情围观,队伍绵延数十里,可谓盛况空前。隋炀帝大为高兴,又将他升为银青光禄大夫。裴矩一看他这一手屡屡奏效,便越发别出心裁,劝隋炀帝将天下四方各种奇技,诸如爬高竿、走钢丝、相扑、摔跤以及斗鸡走马等各种杂技玩耍,全都集中到东都洛阳,令西域各国酋长使节纵情观看,以夸示国威,前后历时一月之久。在这期间,又在洛阳街头大设篷帐,盛陈酒食,让外国人随意吃喝,醉饱而散,分文不取。当时外国人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出这是浮夸,是打肿脸充胖子,隋炀帝却十分满意,对裴矩更是夸奖备至,说道:“裴矩太了解我了,凡是他所奏请的,都是我早已想到的,可还没等我说出来,他就先提出来了。如果不是对国家的事处处留心,怎么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一次就给他赐钱四十万,还有各种珍贵的毛皮及西域的宝物。
裴矩个人是发达了,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那场罪恶的讨伐辽东的战争便是在裴矩的唆使之下而发动的,战争旷日持久,屡战屡败,耗尽了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致闹得国弊民穷,怨声四起,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而当义兵满布、怒火四起,隋炀帝困守扬州,一筹莫展之时,裴矩看出来,这个皇帝已是日暮途穷了,再一味地巴结他,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他就转舵了,将讨好的目标转向那些躁动不安的军官士卒了,他见了这些人总是低头哈腰,哪怕是地位再低的官吏,他也总是笑脸相迎。并且他向隋炀帝建议:“陛下来扬州已经两年了,士兵们在这里形单影只,也没个贴心人,这不是长久之计,请陛下允许士兵在这里娶妻成家,将扬州内外的孤女寡妇、女尼道姑分配给士兵,原来有私情交往的,一律予以承认!”
隋炀帝对这一建议十分赞赏,立即批准执行,士兵们更是皆大欢喜,对裴矩赞不绝口,纷纷说:“这是裴大人的恩典!”到将士们发动政变,绞杀隋炀帝时,原来的一些宠臣都被乱兵杀死,唯独裴矩,士兵们异口同声地说他是好人,得以幸免于难。
后来他几经辗转,投降了唐朝,在唐太宗时担任吏部尚书。唐太宗对官吏贪赃受贿之事十分担忧,决心加以禁绝,可又苦于抓不住证据。有一次他派人故意给人送礼行贿,有一个掌管门禁的小官接受了一匹绢,太宗大怒,要将这个小官杀掉。裴矩谏阻道:“此人受贿,应当严惩。可是,陛下先以财物引诱,因此而行极刑,这叫做陷人以罪,恐怕不符合以礼义道德教导人的原则。”唐太宗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召集臣僚说道:“裴矩能够当众表示意见,而不是表面上顺从而心存不满。如果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这样,还用担心天下不会大治吗?”
司马光在论及裴矩的变化时说过一段话:“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表,标志)也,臣者景(景,影子)也,表动则景随矣。”这段话说得有理。一个国君,便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标志正,则影子直;标志斜,则影子歪。忠臣良臣的出现,是由于国君的培植、倡导;奸臣佞臣的出现,是由于国君的放纵、默许。历史上曾有许多大臣,原本并不是坏人,只是因为国君的品行道德方面有问题,他们也就跟着误入歧途了。好比裴矩,当隋炀帝好大喜功的时候,他就兴师动众,推波助澜;而当他遇上贤主李世民时,他就变成了一个敢于直谏的谏臣,可见君主的影响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