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符言第十二原文解析详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8-26 22:35

鬼谷子符言术原文解读

【原文】

安徐正静,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右主位。

【解读】

所谓“主位”,阐述的是统治者和身居要位的人怎样做才能够与自己的地位、职位相符合,以及处于高位的人如何操纵控制别人的问题。鬼谷子认为,其要点是“安、徐、正、静”,即以安详、舒缓、公正、沉静面对天下纷争,牢牢把握主动权。

秦穆公发现自己心爱的一匹良马不见了,经过寻找,发现爱马被岐山下的农民捉去,煮着吃掉了。当地官员抓住那些农民,准备严惩不贷。但是,秦穆公知道后,阻止了官员的做法。他对当地官员说:“君子不因为牲畜而伤害人民,我听说吃良马肉而不喝酒对人体有害。”于是,秦穆公邀请那些乡下人喝酒,并最终赦免了他们。数年后,秦国与晋国爆发了战争,秦穆公亲自率领军队出战,结果陷入晋军包围之中,还受了重伤。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岐山下那些吃过秦穆公马肉的人闻讯赶来,他们勇猛地冲向晋军,英勇抗战,以报当年秦穆公的不杀之恩。最后,秦穆公在这些人的帮助下逃离险地。秦穆公作为一个身居高位者,正是由于掌握住了赦免别人的主动权,才有了后来逢难脱险的际遇。

鬼谷子·符言第十二原文解析详解

【原文】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解读】

所谓“主明”,阐述的是统治者以及身居要位的人如何明察秋毫。“明”包括三个方面,即目明、耳聪、心智。决策者在观察外物时,必须做到用天下人之目视,用天下人之耳听,用天下人之心思考,这样才能避免闭塞视听,了解实情。

宋仁宗赵祯十三岁登基,由于年龄尚小,所以他的母亲刘太后掌握大权。宋仁宗特别重视人才,善于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他在位时,以前积累下来的弊病,如土地兼并、官僚机构臃肿、兵员繁冗累赘、财政入不敷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他整日忧心忡忡。一日上朝时,他收到一本建议减少宫女和侍从费用的奏折。就在他翻阅奏折时,突然感觉头痒难忍。退朝后,宋仁宗拿起奏折,赶回宫中,立即唤梳头太监进来替他梳头。梳头太监在给宋仁宗梳头的时候,碰巧看到宋仁宗手中握有一份奏折,就问:“陛下,您收到的是一份什么奏折?”宋仁宗面露愁容,回答说:“一位大臣建议朕应该适量裁减宫女和侍从,以节约开支。”梳头太监听后,愤怒地说:“现在,每位大臣家里都有歌伎舞女,仆人成群,若是升官,更会不停地增置。陛下贵为天子,相对而言,您的侍从并不多,他们却建议削减您身边的奴仆,这也太过分了!”宋仁宗听后没有应声。梳头太监见宋仁宗不语,便接着问道:“请问,陛下准备采纳他们的建议吗?”宋仁宗说:“谏官有道理的建议,朕还是要采纳的。”梳头太监听了宋仁宗的话,大为不悦,鉴于皇上一直很宠信自己,就赌气地说:“如果陛下坚持要采纳他们的建议,那请您以奴才为削减的第一人吧。”宋仁宗站起身来,立即召见主管太监入内,命他按照名册检查,将梳头太监以及宫人二十九人裁减出宫。梳头太监见势不妙,就跪在宋仁宗面前,请求留下来。宋仁宗摇了摇头,走出了宫。后来,皇后得知此事,大为不解,就问宋仁宗说:“陛下,梳头太监乃是您多年的亲信,他并不是多余的人,您为什么要将他削减出宫呢?”宋仁宗叹了一口气,说:“他劝朕不要听取谏官的忠言,这种不明情理的人怎能留在身边。如果不裁减他,大宋江山恐怕就不保了。”皇后听后,恍然大悟,战战兢兢地退了下去。宋仁宗可谓明察之人。

鬼谷子·符言第十二原文解析详解

【原文】

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德术正静,其莫之极!右主德。

【解读】

所谓“主德”,说的是统治者以及身居要位的人如何成就自己道德修养的问题。这里说的道德修养,主要是指要海纳百川,有恢宏的气量。

魏楚边境交界处,有一个县属于魏国。县令是一个叫宋就的大夫。在两国交界的地方,同住着两国的居民,他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居民又播种了瓜种。但是这年春天天气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这时,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持续下去,将会影响收成,于是他们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种植的瓜苗长得很快。楚国的村民看到魏国村民瓜藤长得又高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就趁着傍晚时分,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第二天,魏国的村民发现了,就找宋就评理。宋就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像他们那样去踩瓜地,这是一种报复的行为,实在不怎么高明。”村民们听后,十分不满,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宋就摇摇头说:“如果你们用同样卑鄙的方法去报复,最多只是解一时之恨,但无法保证以后他们不会再向你们报复。这样双方互相破坏,谁都没有收成。”村民们听后,安静下来,问宋就:“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宋就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这样一来,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村民们虽然半信半疑,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照宋县令的意思去做了。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的村民不但不记恨他们,反而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楚国边境的县令得知此事后,便将其上报给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觊觎已久,但听了此事后,感慨良多,觉得不能对魏国动武,而且主动与魏国交好。宋就小小的明智之举,换来了两国的和平局面。

【原文】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右主赏。

【解读】

所谓“主赏”,主要说的是统治者以及身居要位的人如何使用赏罚的问题。鬼谷子认为其要点是“用赏贵信,用罚贵正”,也就是说赏罚要公正守信。信赏必罚有教化天下的作用:奖赏是执政者所要推行和鼓吹的事;而惩罚则是执政者戒令下属乃至天下人不能做的事。所以,决策者在控制全局时,要做到正确实施奖赏、惩罚原则。

公元207年,曹操大败袁绍之后,准备北伐攻打乌桓和辽东。在出征以前,曹操的几位将领反对这次出兵,认为很可能会失败。曹操却执意要出兵北伐。在北伐途中,历经艰险,当时阴雨连绵,道路十分泥泞,加上敌军在路上有埋伏,曹军只能凿山填谷,绕道而行。而且,在路上,曹军时常处于严重缺水断粮的困境,只好忍痛杀掉几千匹战马用以充饥。曹军好不容易接近乌桓的时候,却遭到敌军主力的攻击,幸好曹操亲临指挥作战,才化险为夷,取得了胜利。在班师回朝后的庆功宴上,曹操首先问道:“在这次出征前,是哪几位将领劝我不要北伐的?”众人一听,顿时安静下来,几位将领大惊失色,急忙出队跪下请罪。曹操见状,不禁大笑,忙说:“几位将军快快请起,我今天不但不责罚你们,反而还要大大奖赏你们。当初,你们劝我不要北伐,实践证明你们的意见是很正确的。我因为没有及时采纳你们的建议,险些全军覆没,这次的胜利不过是侥幸而已。”几位将军听了曹操的话,这才放下心来。从这以后,众将士对曹操这种秉公无私、赏罚分明的做法无不赞赏。

鬼谷子·符言第十二原文解析详解

【原文】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解读】

所谓“主问”,主要是说统治者以及身居要位的人在征询意见以进行决断时采取的方法。在征询意见时,一定要探究天时、地利、人事等各种关系,全方位地研究事物各个方面。

战国时期,秦国一家独大,于是其他六国为了消耗其国力,就派水利专家郑国去秦国修建水利工程。郑国成功把秦国说服了,并开始在秦国开始水利建设。可是在即将修建成功时,秦国发现郑国居然是六国派来的间谍,要消耗秦国国力,使秦国无力东顾。这个时候,有些大臣就向秦王嬴政建议说,现在有很多外来人才在秦国当官,他们有很多是六国派来的间谍,这样对秦国是很不利的,请大王把这些人统统赶走。秦王嬴政接受了这个建议,就颁布了一条法令:逐客令。逐客令规定:凡是大小官员,只要不是秦国人,一律在规定时间内离开秦国。李斯是从楚国来投奔秦国的,也在被驱逐之列。他给秦王上了一份奏疏,后来人们称之为《谏逐客书》。他说:“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从前,秦穆公任用百里奚、蹇叔,当上了霸主;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秦惠文王任用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的合纵;秦昭襄王任用范雎,采取远交近攻之策,使得秦国更加强大。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外来人才建立了不世功业。现在到了您,却把外来人才都赶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您喜欢楚国的珍珠宝石,赵国的美女,却不让其他国家的人才留在这里,这不也太说不过去了吗?”秦王看了奏疏,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就派人把李斯从半路上追回来,恢复其官职,取消了逐客令。

【原文】

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固能久长。右主因。

【解读】

所谓“主因”,主要是说统治者以及身居要位的人在施行赏罚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其要点在于“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而“善”与“非”的标准则是决策者“因其政之所以求”,即赏罚的标准在于决策者的需要。

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取得胜利以后,论功行赏,先将功劳最大的二十余人封官赏地。有一天,他看见很多将军围在一起大发牢骚,不知是怎么回事,就把张良叫来问明情况。张良说:“他们正在议论着谋反。”刘邦吓了一大跳,赶忙接着问张良这是怎么回事。张良说:“陛下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起事,靠着这一班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贵为天子,而所封的人都是原来的老朋友和亲戚故旧,而所杀的人,都是原来一些与您有冤有仇的人。他们现在一边盼望着陛下封赏自己,一方面天下只有那么大,要封的人却那么多,又怕陛下的封赏轮不到自己,更有些人害怕原来有什么地方得罪了陛下而遭猜疑,要被杀,因此相聚谋反。”刘邦一听忙问:“这可怎么办好?”张良说:“我有一个计谋,可以改变这种状况。请问有没有这么一个人,陛下平生最憎恨他,而大臣们又都知道您对他恨之入骨的?”刘邦说:“有这样一个人,就是雍齿。这个人原来就跟我合不来,又一再给我难堪,居功自傲,不分君臣,我早想杀了他,只是因为他的功劳甚多,因此还有点不太忍心。”张良说:“这就好办了,现在您立即先封雍齿,而且封他为侯,这样其他大臣也就安心了。”刘邦于是大摆宴席,当众封雍齿为侯,同时督促丞相赶快定功行封。宴会以后,大臣们都很高兴,议论说:“雍齿都被封为侯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原文】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右主周。

【解读】

所谓“主周”,主要是说统治者以及身居要位的人要思虑周密,行事周全。要做到周密周全,就要善于开合,即广开言路,全面了解情况。

虢国最后一个国君只喜欢听好听的话,所以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徒,而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正人君子都被排挤。正因为如此,虢国最终遭到亡国之祸。虢国灭亡,那帮只会给国君戴高帽的人就自然树倒猢狲散了。虢国国王好不容易才跟随车夫逃到荒郊野外。这时亡国之君感到非常饿,车夫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食物给国君吃。国君很好奇就问车夫,车上怎么会有食物。车夫是个不会花言巧语的人,他直白地告诉国君,因为他知道国家要灭亡,所以特意准备好了食物,以备国君在逃亡时享用。国君听后又问车夫,既然你知道国家要亡,为什么不提醒我。车夫回答,国君只喜欢听阿谀奉承的话,我怕说了会惹来杀身之祸,逃亡时就没人赶马车了。国君听了后非常生气,一路上指责车夫,可车夫却不以为然。过了一会儿,国君又问,为什么会亡国。车夫经过上次的教训后回答,因为您太仁慈贤明。国君听后心里很高兴,就接着问:“为什么仁慈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宫中享受快乐,安安稳稳过日子,却只好逃亡在外呢?”车夫回答:“因为除了您仁慈贤明外,其他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一起陷害您,所以才造成这种局面。”国君大喜,一路颠簸就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车夫看到国君睡着后心想,真是个昏君,大难临头还只想着听好话,真是无药可救了。于是,车夫小心翼翼地挪开腿后,便让国君枕在石头上,自己独自走了,而国君最后被野兽吃掉了。因为虢国之君只爱听好听的话,不能够广开言路,所以最后成了亡国之君。

【原文】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更。右主恭。

【解读】

所谓“主恭”,说的是统治者以及身居要位的人要广用天下耳目,明察秋毫,从而实现天下肃然齐整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综合运用“长目”、“飞耳”、“树明”等方法。

三皇时代,贤明勤劳、宅心仁厚的唐尧担任部落首领几十年,虽然感觉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但是人已经老了,力不从心,所以想挑选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有人向唐尧推荐尧的儿子丹朱,唐尧说:“我这个儿子是个不虚心做人、不踏实做事的人,爱慕虚荣,还喜欢和别人争论一些无谓的是非,这样的人怎能老老实实为百姓做事呢?”然后他转头问自己四个老手下——四岳:“你们哪一个能当我的接班人?”四岳均推辞,认为不能担当此大任。尧说:“那好吧,你们就推荐一个人吧。”四人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虞舜。尧听了四岳的报告,又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发觉舜这个人不错,后来就把首领的位子传给了他。舜上任后,很注意选拔人才。当时高阳氏有八个儿子,人们称之为“八恺”,高辛氏有八个儿子,人称“八元”,他们都贤明正直、很有才能,舜就推举他们出来协助自己。舜想了解情况,就让他们提供信息;舜要作出决策,就让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意见。这样,舜就真正做到了“长目”、“飞耳”、“树明”,从而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

【原文】

循名而为,实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右主名。

【解读】

所谓“主名”,主要论述统治者以及身居要位的人把握名实(名分和实际)。孔子说,如果一定要出来做事,谋划国家大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必也正名乎”。也就是说,开展工作之前,首先确定好名分,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卫国当时正在发生纠纷。卫灵公的太子蒯聩,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把他赶到国外去。卫灵公一死,孙子卫出公接了君位。蒯聩回来,结果父子相争。这种政局混乱的局面一直到孔子到卫国还是没有改变。孔子的学生子路请教老师,卫国这么乱,如果请您来负责政治,您要先做什么事?孔子说:“一定要我做的话,就是纠正名分了!”子路说:“您真是太迂阔了!名分有什么好纠正的呢?”孔子说:“你真是鲁莽!君子对自己不懂的事,应该闭口不言,而不是胡乱发表意见。名分不纠正,言语就不顺当;言语不顺当,公务就办不成;公务办不成,礼乐就不上轨道;礼乐不上轨道,刑罚就失去一定标准;刑罚失去一定标准,百姓就惶惶然不知所措了。”孔子在齐国时,有一次齐景公问他,政治该怎样去推动?孔子说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你有君的名称,就要有君的理想表现,臣臣、父父、子子也一样,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齐景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说:“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就算国家粮食很多,我吃得到吗?”